喜迎二十大
一技傍身:为小康生活托起稳稳的幸福
2021-11-01 06:42:30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一技在手,就业不愁”。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巩固脱贫成果更要巩固就业。为激发困难群众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年初以来,各地不断加强扶志扶智方面的引导教育,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劳动技能培训,鼓励他们通过就业增加收入,提升生产生活水平,为小康生活托起稳稳的幸福。

线上培训 跨地域扶贫显真招

  为解决乡镇村民培训集中难、白天培训时间少、课堂培训接受慢等问题,湖南省资兴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平台功能,精准施策,与湖南农大、湖南省农科院合作拓展“线上”培训,大力推行“线上”培训与“线下”管理模式。让村民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开展“线上”培训。

  “非常感谢政府的好政策,给我们提供了线上学习的平台,让我掌握了实际技能,生活越过越红火。下一期我还要参加!”日前,资兴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办工作人员在清江镇大垅村回访时,柑橘种植户李江玲言语中难掩激动。

  据悉,截至6月底,资兴市共培训劳动力848631人(次),其中,集中参加培训1095人(次),线上参加培训的直播课程总点击量已达到23万人次。今年,资兴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还被入选“湖南省基层改革探索100例”,是27个社会体制改革领域入选案例之一。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移动电商协会采取线上直播教学模式,开设快手直播培训,辐射带动更多的人从事电商经营,实现致富。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西部镇街设立“姐妹学家政服务点”,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巾帼家政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妇女群众就业技能。

线下技能培训促群众就业致富

  邵世权来自天津市红桥区对口支援的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这几天他正在合水县参加由红桥区人社部门组织的东西部劳务协作制冷工培训班。天津商业大学制冷系教授围绕制冷与空调设备生产制造、安装、运行操作、维护维修对他们展开培训,学员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后将到天津市制冷学会所属企业就业,每个月能挣到4500元至7000元不等,并享受免费食宿、带薪休假等多项福利待遇。

  免费接受培训,食宿也不用自己掏钱,培训合格后还直接分配工作,这样的好事是一直在家待业的邵世权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他说:“我文化水平不高,出去打工也不知道能干啥。现在免费教我技术,还在天津安排了工作,到了那儿还提供住宿,方方面面都为我们考虑到了。”

  据了解,合水、碌曲待业居民大部分缺技能、少出路。近年来,红桥区始终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积极开展劳务协作技能培训,结合就业需求组织畜牧、果树、蔬菜、汽车驾驶等就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促使当地群众学得一技之长,增强其经营创收能力,并紧紧围绕创业致富带头人需求,采取在生产中学、到实地看等方式,帮助致富带头人提升创业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累计培训1800余人。

  在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积极发展羌绣产业,通过举办羌绣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广大羌族同胞增强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山西省吕梁市召开吕梁山护工培训5期,培训9827人,就业地区拓展到11个省29个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就业困难群众真正学到实用的技能“干货”,各地通过线上线下的技能培训,不仅满足群众零距离技能培训需求,也为困难群众小康生活铺上暖心底色。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