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湘西苗寨:搬出来的小康生活
2020-11-02 10:00:45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馨)“遇到谁家孕妇难产,赶紧召集六到八个村民往山上抬,有时爬到半路就断气了。”回忆起曾经的生活片段,村民麻金革边说边摇头。“孩子们也可怜,上学先过河,再爬天梯翻山,要走两个多小时。”“没办法,咱们这个地方就是这样的条件,世世代代都是这样过来的。”

  村民口中的“这个地方”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腊尔山台地边缘的夯卡村雷公潭自然寨,“夯卡”在苗语里的意思是美丽的峡谷。雷公潭就坐落在这个“美丽的峡谷中”,这里山高沟深,交通闭塞,与外界连接的唯一通道,是一条8公里长的天梯路。2016年,这里还生活着35户144个苗族同胞,其中,有18户76人的年人均收入不足2300元。

  2016年初,湘西启动搬迁工程,计划在实行易地扶贫搬迁的同时,与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在“搬得出”基础上确保“稳得住”,通过“有就业”实现“能致富”的最终目标。

  如今,深居大山的贫困群众“挪出穷窝,告别深山”的梦想已基本实现。目前,35户村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全部挪出了“穷山窝”,除了有序而紧张地建设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建设也在紧密跟进。现在的安置点取名为同福苗寨:一栋栋青瓦黄墙错落有致坐落在青山中,家家有院,院内有花有地有菜。

  顺利挪出“穷窝窝”,自然要琢磨如何奔上“致富路”了。在距离同福苗寨不远处,一大片山地上竖立着一根根水泥柱子,铁丝上爬满藤蔓——这里种植着300亩猕猴桃,成片的果实在阳光下发出青绿色的光芒,也给了当地村民新的希望。

  2017年,从雷公潭搬出来的村民奋力迈开脱贫步伐,当年,夯卡村人均纯收入达6800多元。如今,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后全部实现了脱贫。《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2018年,为帮扶同福苗寨村民建立致富产业,湘西州探索出“就业+产业+政策托底”后续帮扶体系。

  据州委办驻夯卡村扶贫工作组组长、第一村支书彭大为介绍,山上除了猕猴桃基地之外,还建立了100余亩的黄桃基地,都采取“公司+村集体+贫困户”股份制模式,村集体以项目资金入股,贫困户以土地、扶贫资金等入股,配股到户,按股分红,让102名贫困户成了股民,每亩能为贫困户增收1200元。

  对于无法入股的村民,村寨也根据情况提供了保洁员、光伏看管员等公共岗位,真正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果园的发展让村里“尝到了甜头”,随着日子越来越好,今年村寨又新流转土地40余亩发展蚕桑产业,引进专业公司做标准种植示范园、果桑品选园和桑民培训基地,带动全村种植蚕桑达512亩。

  “现在扶贫工作组推荐我到距家不到1里路的蚕桑基地务工,一天就有100块工钱,还不耽搁在家照看两个孙子,你说日子是不是越来越好!”今年64岁的向荷花提起如今的生活,脸上笑出了一朵花。

  彭大为介绍,今年村寨已完成500亩蚕桑、300亩猕猴桃、100亩黄桃、300亩蔬菜等产业共计2000余亩,计划冬季发展高山有机茶600亩。产业的兴旺使得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壮大,今年预计收入达24万元。如今的村寨,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就业,人人有事做,搬迁群众奋力奔向幸福的小康生活。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