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广西决胜全面小康
2020-09-02 00:10:23    慈善公益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广西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掠影

 

  慈善公益报(朱晓玲 冯登海 王仁慧 本报记者 白雪)“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既是对修路致富实践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脱贫致富靠发展,发展先行是交通。修好了路,才能畅通“微循环”,打通“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双向运输服务,从而兴旺产业,致富百姓。

  抬头是峭壁,转身是深渊。交通闭塞没有路,造成了广西多县区过去长期贫穷的命运。《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以来,广西高铁运营里程实现从0到1792公里的跨越,基本形成“北通、南达、东进、西联”的现代化路网格局。从改变出行条件到推动产业发展、培育内生动力,铁路已成为广西脱贫攻坚的强力“引擎”,各地的村民也沿着这条致富路一步步迈向幸福的小康生活。
 

销路不再愁,市场拓宽有前景


祥云电子科技公司扶贫车间里一片忙碌的景象。  朱晓玲摄

 

  “厂子旁边的桥墩就是正在建设的贵南高铁,规划建设的都安高铁站距离我们工厂仅有7公里……”在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八仙产业园里,都安祥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蓝振稳指着不远处的施工项目,言语间充满了期待。

  贵南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包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安县地处大石山区,交通闭塞一直是当地脱贫致富的“痛点”。总长72公里的贵南高铁都安段,将一举打通瑶乡的发展新路子。

  祥云电子科技公司主要生产耳机等电子类产品,通过汽车运输发货。由于电子产品对路途稳定性要求高,长时间的颠簸容易影响质量,该公司用汽车运输的方式仅能将货发往距离广西较近的珠三角地区,迟迟无法打开京沪、川渝等地区的销路。

  蓝振稳介绍,将来借助高铁运输,该公司的产品运往珠三角地区可由过去的24小时压缩至8小时,运达国内主要中心城市也可控制在10小时以内。不仅加快了周转速度,还能保证运输过程中的产品质量。

  不仅如此,高铁的开通还将带来新商机。过去,客户到八仙产业园考察需要先乘坐高铁或飞机到南宁,再从南宁坐长途汽车到都安,交通不便曾让很多客户打消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等到高铁开通后,客户可以乘高铁直达都安站,我们拓展新客户更容易了。”蓝振稳说。

  随着高铁建设加快,已经有好几个客户与蓝振稳联系,主动提出合作意向。今年,该公司将增加1000多万元的投入,扩大生产规模,预计可增加300个就业岗位,容纳更多的易地搬迁群众务工。
 

就业上岗快,高铁开启致富路

姚仕辉回乡创办养殖场。 冯登海摄
 

  2016年5月15日,由三江南始发至广州南的“柳州三江号”动车组列车正式开行,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成为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国家级贫困县中首个开行始发动车组的县份。

  这些年,三江县富禄乡岑洞村贫困户姚仕辉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姚仕辉过去一直在柳州、来宾等地做砍伐工人,劳动强度大但工资不高,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贵广高铁三江南站建成通车后,姚仕辉搭乘高铁到广州打工,每个月收入超过4000元,于2018年顺利脱贫。“以前要去一趟广州,路上至少需要花费一天一夜的时间,高铁开通后5个小时便能到,这可方便太多了,既能赚钱又能顾家。”姚仕辉说。

  2019年初,姚仕辉辞掉广州的工作,用打工攒下的积蓄回村创办家禽养殖场。今年他与镇上一家饭店达成收购合作意向,预计年收入至少可达70000元。

  “高铁站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到各地学习养殖经验,也更容易吸引客户。”姚仕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据岑洞村驻村第一书记王迅介绍,村里已经有好几个像姚仕辉一样的贫困户通过乘坐高铁外出打工,打开了眼界、学习了先进技术后,回到村里当上了致富带头人。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