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特色产业扶贫致富
2020-08-11 23:43:53    慈善公益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特色产业扶贫 走出一条致富路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馨)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发展好一个产业,就能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也是巩固当前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关键措施。

  “贵州的兔子云南的茶,山里的蘑菇一大把……”这首广为流传的民谣也说明了不同的自然特征而形成的产业优势。《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为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在大力开发品牌产品,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县创建扶贫产业园,努力把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转变成产品优势、经济优势。同时加大对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帮扶力度,努力做到一人致富,全村一起奔小康。

贵州建立138个省外分销中心

  “一只兔,油盐醋;十只兔,新衣裤;百只兔,娶媳妇;千只兔,进城住。”这是贵州省普安县流传的一段顺口溜。眼下,“浙系长毛兔”作为普安县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正在快速成长。

  这句顺口溜背后,是一个浙江以长毛兔为“扶贫使者”,变“输血”为“造血”,助力贵州贫困户脱贫的生动故事。2006年,在普安挂职的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干部徐天红牵线搭桥,通过镇海区德信兔毛加工厂,将251只长毛兔运送到了普安试养殖。如今,14年过去,目前,当地已建成长毛兔养殖基地199个,有兔笼63.37万个。发展长毛兔养殖户(企业、合作社)130户(家),覆盖带动贫困户2005户7452人,现兔存栏17.68万只,兔毛年产量约280吨,产值达4575余万元。

  这是我国东西部扶贫的一次成功案例。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何光前介绍,当前,贵州大力抓产业促就业,推进全省特色产业扶贫工作,坚持把发展产业、带动就业作为脱贫攻坚的着力点,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和对口帮扶城市展开合作,加大对贫困地区倾斜扶持力度,切实助推脱贫攻坚。截至今年6月,贵州已累计建成138个绿色农产品省外分销中心,保证了特色农产品顺利走向全国。

云南发展26个扶贫主导产业

  资春兰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亚诺寨的一名茶农,她生活的亚诺寨茶树资源尤为丰富,靠着“天时地利”,资春兰一家通过采茶、制茶、卖茶,过上了拥有一栋两层小楼和两辆小汽车的富裕生活。

  在云南,像资春兰一家这样依靠茶叶而脱贫致富的农户不在少数。

  今年以来,云南各级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巩固提升扶贫成果。上半年,全省产业扶贫覆盖有发展条件的贫困户168.53万户,覆盖率达100%;各类带贫新型经营主体达2.85万个,带动贫困户168.03万户,主体带动率达99.71%。

  记者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扶贫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确保2020年完成产业扶贫既定目标, 2018年,省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云南省特色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3年来,云南省26个扶贫主导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种植业方面,茶叶、蔬菜、咖啡、坚果等特色产业面积持平略增,中药材、水果、食用菌产业发展势头加快,增加157.8万亩;养殖业方面,肉牛存出栏分别增长2%、3.2%,生猪存出栏已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坚持生产、销售“两手抓”,开通云南“抗疫助农”产销信息服务平台,对接省外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

湖北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0亿元

  在秦巴山脚下的湖北十堰房县万峪河乡,60多个香菇大棚整齐排列,这是张华中和家人今年脱贫的希望。张华中原来一直在广东打工,眼看就要脱贫了,可这场疫情让他没法出门打工,在家犯了愁。今年3月份,村里面引导他发展香菇种植产业,他只需掏钱认购菌种和菌棒,日常精心管护,几个月时间就能有收入。为了打消他的顾虑,万峪河乡还协调当地银行,为他争取到了10万元低息贷款。张华中一口气承包了8个大棚,种植了4万袋小花菇。

  当前,湖北全省各地的扶贫车间和企业已经恢复正常生产,针对无法外出务工人员的专项就业行动也在陆续展开。据了解,2019年,湖北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惠及贫困人口316万。今年力争新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0亿元,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确保高质量完成全省剩余5.8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硬任务。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