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小乡村的大变化
2020-07-29 01:05:56    慈善公益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小乡村的大变化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喊叫水乡脱贫致富奔小康侧记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学军)七月盛夏,又到一年瓜果飘香季。眼下正值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喊叫水乡硒砂瓜、小甜瓜成熟上市时节,满山遍野的硒砂瓜正在茁壮成长,一股甜瓜的香味扑鼻而来,个头饱满的硒砂瓜被整齐摆放在各摊点上,吸引了众多的客商前来采购。

  “天旱窖枯水断流,麻雀渴得喝柴油”,曾经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喊叫水乡,地如其名,干渴与贫困如影随形,群众缺少产业支撑,生活十分困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确定的“五县一片区”深度贫困地区。全乡辖19个村,均为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18户3899人。近年来,该乡全面实施“结构调整,项目带动”两大战略,大力发展硒砂瓜、小杂粮、红葱、枸杞、色素辣椒、草畜六大特色产业,着力打造特色产业体系,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手工编织、挖掘机、装载机等专项技能培训,带领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团结携手奔小康。

  “家家户户都能过上好日子。在山上都能栽上树,山绿了、水清了,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小康的日子。”说起现在的家乡,马天志满脸笑意。这位昔日的特困户借着精准扶贫的东风,苦干实干,不但摆脱了贫困,还成为四里八乡奔小康路上的“急先锋”。

  42岁的马天志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喊叫水乡贺家口子村的农民,三个女儿都有残疾,全家6口人只有夫妻两个劳动力的马天志一家更是贫困村里的特困户。2016年马天志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后,借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东风,通过十万元贴息贷款和“基础母畜”补助等多项惠民政策积极发展育肥羊养殖。

  看到市场上红枣价格不断上涨,2017年马天志流转了20多亩地专门种植红枣。农忙时耕地播种、农闲时贩羊卖枣,当年底马天志家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达到七、八千元,顺利脱贫。

  2018年马天志新建了130平米住房,还买了一辆客货两用汽车。让他更高兴的是二女儿和三女儿都进入了同心县特殊教育学校学习。

  经过多年辛勤劳作,2020年马天志家的羊群已经发展到100多只,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超过了一万元。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自2019年以来,喊叫水乡引进投资在当地马塘村建设了万亩色素辣椒和洋葱种植基地项目,流转土地1.1万亩,产业辐射千家万户。马塘村南沙窝地处灌区,有着肥沃的土壤,为色素辣椒和洋葱的栽植和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喊叫水乡已完成种植色素辣椒4220亩、葵花2100亩、洋葱350亩、红葱1100亩。特别是万亩色素辣椒种植基地的建成,在土地流转、种植、田间护理、收获等环节累计用工达3.5万人次,户均增收3581元,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就地务工,成为周边4个深度贫困村立足产业扶贫脱贫出列的核心工程。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和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喊叫水乡这个曾经是的深度贫困乡“改头换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现如今,在喊叫水乡,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山绿了、水清了,全乡群众生活也越来越幸福,谱写下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动人篇章。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