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乡村里的美好生活
2020-07-15 02:58:43    慈善公益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乡村里的美好生活

——江西省上高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学军 通讯员 陈鹤鸣)“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江西省上高县聚焦人民幸福保障民生事业,加快推进“建设四个上高、决胜全面小康”进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筑牢兜底保障网

  “我因肢体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是民政局的扶贫干部帮我办理了《二级残疾证》,并享受了低保政策,现在每月不仅领取了低保金,还领到了60元的残疾人生活补贴和70元的护理补贴,心里真高兴。”近日,上高县塔下乡槐树岭村贫困残疾人丁极生高兴地说,“有了民政兜底保障,我心里有底,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真是好啊!”

  丁极生是该县众多享受“民政兜底保障”的贫困户之一。今年,上高县民政局聚焦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兜底保障作用,着力推进社会救助专项治理工作,坚持规范操作、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确保贫困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不漏下一名贫困群众,筑牢了民政兜底保障网。

  “我们了解到老丁因重度残疾无劳动能力,老伴体弱多病,全家生活陷入困境。”上高县民政局扶贫干部邹小辉说,“老丁的情况符合民政救助政策,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委会干部及时按照工作程序,为他申请办理了农村低保和残疾人两项补贴领取证,并将他纳入民政兜底保障户,现在全家生活得到了保障”。

  截至6月底,上高县采取部门联合信息核对的办法,共确定兜底保障对象2272户、4428人,发放保障资金945.86万元。

建设绿色美丽乡村

  每天一大早,60多岁的黄跃进就穿着黄马甲,扛着扫帚,认真地清扫着村道。黄跃进是芦洲乡黄山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村里为解决弱劳力贫困户就业,设置扶贫专岗,聘用他为村里的卫生保洁员。黄跃进非常珍惜这份工作,每天早晚各一次维护着村里的环境卫生。

  “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舒心,在今年乡里的第一次人居环境评比中,我们村得了一面流动红旗……”黄跃进自豪地说,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上高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内容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逐步建成一批基础设施便利、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稳定、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我们紧紧抓住乡村振兴发展机遇,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以环境美带动产业发展,实现了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的转化。”敖山镇洋林村党支部书记唐国徽向记者介绍说,环境好了,旅游业也火了起来,村民的口袋渐渐鼓起来了。而旅游业的兴起,又带动了该村的产业发展。目前全村黄菊种植合作社,热带水果种植基地,蓝莓、柑橘果园基地相继建了起来,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村民人均收入增加了4000余元。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