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一个充满阳光与温暖的名字;南阳,一个充满阳光与温暖的城市。南阳,中华慈善文化发祥地之一;南阳,中华慈善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者。
全民向善:每百人中有14位注册志愿者
南阳市有近5000个慈善组织,每百人中有14位注册志愿者。2017年底,全市各类志愿者总人数达184.5万人,注册志愿者人数达150.63万人,注册数占全市常住人口数比例达到14%,位居全省第一。志愿者工作总时长达434.4万小时。在志愿者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代表,如李相岑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宋清梅2017年度被评为“全国学雷锋时代楷模”。
在募集善款方面,2017年全市社会捐赠总额达到5.2亿元,其中扶贫募集善款达到6081万元。从2011年开始,市慈善总会平均每年为12000余人送去温暖,每年救助贫困新大学生3000余名。
隐含在一个个数字背后的,是南阳志愿者的付出与努力。
政府重视:配备干部,完善组织,协调捐赠,构建联动机制
合乎法规,组织完善,是一个慈善组织依法开展慈善活动的前提。《慈善法》颁布后,南阳市委常委专题研究通过由退休的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建豫兼任市慈善总会会长,健全完善合乎法规要求的慈善组织。同时,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各行政单位之间,构建了联动机制,形成共同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合力。
南阳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带头捐款,协调企业捐赠,支持开展各项公益慈善活动。市长霍好胜协调企业捐款2000万元建设慈善超市。2017年8月18日,成立了南阳市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协调领导小组, 45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相关部门参与的组织协调机制。
广开善道:拓展思路,开展系列“慈善+”项目
南阳市慈善总会拓展思路,开展了一系列“慈善+”项目。集聚了社会资源,扩大了慈善影响,凝聚了慈善合力。
“慈善+精准扶贫”:市慈善总会的一百多个会员单位,鼓励职工群众自愿捐款捐物包括义务劳动。桐柏县碱矿一次性捐款1000万元,定向给当地人民建一座食用菌养殖厂。去年,扶贫募集善款达到6081万元。
“慈善+城市社会管理创新”:南阳市慈善总会与市民政局、市文明办研究在全市开展创建慈善社区(村)活动,在全市1000多个文明单位、351个社区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平民慈善公益活动。
“慈善+创建文明城市”:制定了《南阳市组织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方案》等文件,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南阳市慈善总会成为南阳市志愿者联合总会副会长单位。仅邓州一市,发展有10余个雷锋志愿服务营,2.5万名志愿者。
精准帮扶:设立专项慈善基金
精准挑选帮扶对象,将善款送到最需要帮助的帮扶对象手中,这是公平公正的基本要求。为此,南阳市创立了专项慈善基金。
2013年6月,邓州市孝女闫倩玉为救母而勇闯火海烧成重伤,市慈善总会发布信息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踊跃捐款。当对闫倩玉的救治结束后,剩余善款125万元,在市领导倡议下,市慈善总会设立了“闫倩玉儿童烧伤基金”。这个专项基金被专家点评为“智慧的创举”。
设立的“魏氏慈善专项基金”,接收了南阳防爆电器厂原厂长魏华均等人捐款1.1亿元。在支持全国第七届农民运动会与防爆厂贫困职工一次性生活救助后,现仍有3000万元在基金户上,用于相关慈善活动支出。
厚植底蕴:深挖慈善文化资源
将慈善做成事业,需要厚植文化底蕴。南阳是中华慈善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有大禹舍己为人治洪水、姜子牙以仁义治天下、百里奚开国际救援先河、范蠡三聚三散千金助人、张仲景治病救灾等传统佳话。在新的历史时期,南阳人民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舍小家为大家,谱写了一曲碧水壮歌。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南阳市慈善总会深挖慈善文化资源,弘扬南阳慈善文化。
2011年5月,市慈善总会创办《南阳慈善》双月刊,到2018年9月,已出版发行40多期8万多册,已成为慈善宣传阵地、信息公开平台;创办了南阳市慈善书画院,有100多位书画家义务参加活动,“慈善书画展”“南阳历史慈善人物展”备受好评。市慈善总会还成立了慈善志愿合唱团,为全市大型慈善活动增添了内容。
因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正是因为有了众多慈善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倾情付出,南阳,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慈善之城”。(曹志广)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