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1日,一辆白色14座面包车,在位于忻州市西门坡上的松鹤养老院门前停下,下来一拨拿着食用油、鸡蛋、洗涤用品以及大包小包旧衣服的退休级爱心人士。队伍中一位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特别显眼,只见他提着一个精致的工具箱,似乎在寻找什么。
“这就是我们电话中提到的愿意为老人义务修脚的开莱小区的小张师傅。”一拨人中有人这样向养老院院长介绍道。“欢迎!真为你们的爱心感动。你们是第一批为老人们修脚的人。只是需求量太大,你们会很忙的。”院长不好意思地说。
“没事,我们分头行动吧!”只见这拨人匆匆放下手中的捐赠物品,分成楼上楼下两股,分赴老人们的住处。
在二楼一个里外套间,听到有人来给剪指甲、修脚,8位手脚不利落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姐立刻显示出期待。楼管先让她们挨个泡脚,而后由爱心人士取出自带的指甲刀先为老人们修剪手指甲。在这里,有年岁已高、无儿无女的老姐,有不到退休年龄就得病、儿女因故不能照看的妹子。拿起她们的手,仔细地修剪、轻磨后,即使患有痴呆症,她们也懂得感激式地报之一笑。看来,让老人享受人性化、个性化、有尊严的生活是多么重要啊!
在206房间,一位52岁的失语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在小张师傅给她修脚后,激动地哭了,先是哽咽,后是抽泣,再后就是放声大哭。楼管说,可能是哪个地方触动了她,是喜极而泣。
一楼几乎是平均年龄80岁的男性老人。他们都有足部疾病,且手指甲、脚指甲像鹰爪一样向下勾着。楼管面带歉意地说:你们简单修一修就行了。可是,小张和爱心人士却说:他们越应该好好治一治。于是帮助洗脚的,帮助穿袜子穿鞋的,帮助递送工具的,各行其责,让小张师傅全身心地通过修、削、剜、刮几道工序,尽量多地让老人们享受到服务,并保证手到病除。
就在他们马不停蹄服务的同时,老人们拄着拐棍的、推着轮椅的纷纷围了过来。这个说:给我也削一削长在肉里的指甲吧。那个说:我已经等了老半天了。他们谁也没有看到,小张和爱心人士们一直在蹲着,蹲着修完一个又一个,头上的汗水一道道地往下流。
临近中午时分,小张师傅的手机急促响起,原来是妻子带着刚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在租房子过程中遇到了麻烦,要他赶快回去处理。小张看一看可怜巴巴等待着的老人,好想继续做下去啊!
这时,后续的两名爱心人士带着一大批捐赠物品正好赶到。她们见状,马上送小张回家,并且把小张坚持免费修脚的费用如数塞到他的口袋中。“可敬的小伙子,你连生活都难以为继,却还懂得免费为老人们修脚,让我们这些有退休金的退休人员情何以堪?”
敬老院要开午饭了,这些爱心人士在院长“就是亲生儿女吧,有几个为父母洗脚、剪指甲、修脚的?你们真是做了一般儿女也做不到的事!”的表扬声中走出了大门。“这仅仅是个开头!”爱心人士回望敬老院,坚定地说道。
院长送走爱心人士后,心情久久没有平静。翻阅院办捐赠登记簿,只见这样登记着:忻州二中同学王新平、王寄平、郭星艾等,捐5袋白面、11桶食用油、50袋洗衣粉、50提卫生纸、10斤鸡蛋、9大包旧衣服等。
还特别登记着:为老人们修脚26人次。
院长的眼睛湿润了。(任道浩)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