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社区“暖政”似阳 托起居民心安
2017-01-10 10:34:15    慈善公益报

   ——北京昌平区天通中苑社区党支部打造公益服务型队伍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权 敬)她们称不上伟大,她们只是努力地坚持,想为社区带来哪怕一丁点儿变化。有些事看上去很大,有些事看上去很小,可总有一些事让她们心生骄傲,让居民温暖心安。她们就是天通中苑社区党支部成员。
 
  这里是有居民6557户、人口19,350人的超大型社区。“人多”是把双刃剑,管不好是问题,管好了是优势,党支部不断激发着党员和社区志愿者活力,使社区群众时刻都能感受到她们的存在与温暖。
 
  天通苑地处北京昌平区东南部地区,是北京最大的经济适用房聚集地区,被称为“亚洲最大社区”。天通苑分为天通东苑、天通西苑、天通北苑、天通苑老区和天通中苑。其中,天通中苑又是天通苑内最大的社区,面积近1.2平方公里,社区共有居民6557户,19,350人,居民楼房50栋。
 
  2007年10月,随着第一批来自东城区,当时的崇文区和宣武区的3200户拆迁户入住,居委会于2008年6月正式成立,中苑社区党支部也随之建立。天通中苑人口密集,人员构成复杂,居委会工作并不容易。“天通苑户型大还有复式,很多亲戚亲家图走动方便买了对门两户做邻居,时间长就容易起矛盾。”天通中苑第一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宋卫东向《慈善公益报》记者介绍,包括楼上楼下扰民投诉,为家长里短来居委会调解是最正常的事儿。我们秉承的原则就是“复杂的事情简单办”。
 
  社区也有“两会”
 
  据介绍,目前中苑社区党支部有支部委员(包括书记)5人,党员188人,楼门长146人,居民代表40人。
 
  党支部要求社区党员在参加党内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时必须统一配戴党徽,亮明党员身份,并设立了10个党员先锋模范岗,着力提高窗口的服务质效,设立了“居民代表接待日”,让居民了解社区工作,并站在服务者的角度来倾听居民心声,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
 
  每个月的12日和16日分别举行楼长例会和党务活动是社区雷打不动的惯例,目的是为群众和党员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因为及时为社区居民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被居民私下称为“社区两会”。
 
  零距离、多形式为民解困
 
  为了方便服务居民,社区开通了“天通中苑微信公众平台”,居民只要点击“天通中苑第一社区”微信公众号,便可足不出户了解社区里的大事小情。办理业务也更加便利了,平台的服务指南包含暂住证、社保卡、老年卡等服务项目的办理流程及所需准备材料;平台的党员e站将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社区党员须知呈现出来,将党政方针、党员教育搬到了手机上,动动手指即可了解“两学一做”内容,为党员政治理论学习提供了便利;平台的互动社区,居民可与社区工作人员互动,有什么想法和困难可通过微信平台直接反馈给社区。
 
  一个53岁的居民告诉记者“以前我可不会这东西,儿子回来现教的我,社区又要举行啥活动办啥课堂了,我点开一看就知道了。”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为了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中苑社区党支部于2016年开展了楼门文化试点建设,积极打造楼门文化。通过前期的准备,共计选择6个有文化特色的楼门作为中苑社区第一批楼门文化建设楼门。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社区充分挖掘楼门内党员骨干的力量,在大家的积极建议与参与下,制定了打造敬老型、书香型、活力型三类特色楼门的方案,并在楼门内制作宣传展板和公示栏,公示本楼内的党员信息和“一长五员”情况,加深楼门内的熟识度,也让社区居民有问题就可在楼门内找到组织,进而解决问题
 
  。
 
  品牌便民服务项目受追捧
 
  针对中苑社区没有卫生服务站、居民反映看病难这一问题,中苑社区党支部于2016年6月与国医堂签订了合作协议,采取家庭医生式的服务模式,把医生带入居民家中,通过楼门问诊、电话咨询等方式,让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据统计,社区共制作楼门医生爱心联系卡3600张和医生信息宣传海报150张,并在楼门内公示医生信息。
 
  “天通苑的老人数量众多,白天子女上班,老人在家无聊也无人照顾。”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中苑社区党支部于2016年5月开始筹备老年大学,初步定的课程有健康养生课堂、摄影学习班和电脑普及班,大大丰富了老年人退休生活,目前报名的老人越来越多。
 
  针对社区居民反映小区内养狗较多造成了环境卫生问题,社区党支部组建了60人的环保志愿者服务队,在小区周边巡逻并对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监督、劝告和处置。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自2009年开始,社区就坚持每月举办一次健步走活动,平均每次参加人数近700人。“有北京市民早上坐两三个小时车从通州赶过来,在天通苑聚聚同学一起参加健步走,晚上再回去。”宋卫东介绍,通过这个活动,很多市民找到了自己多年失联的同学、同事、老邻居,现在“天通苑健步走”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的习惯活动也成为中苑的品牌活动。
 
  “有一次我看到别的社区在搞暖心袜活动,觉得挺好,我们也可以吸取过来。”在宋卫东书记的组织下,社区志愿者门利用业余时间为80岁以上老年人编织袜子,36码到42码不等,从2011年一开展便是5年。目前,此活动共计送出182双暖心袜。
 
  “49号楼楼长‘能人赵’是个老党员,干过20年的食堂管理员,别看58岁了,不光谁过生日喜欢下厨给大家做好吃的,平时也是个热心肠……老人也需要认可,大家都不闲着,发挥自己的长处呗!”宋卫东说。这是社区的又一个老品牌活动——送生日面。为了给社区支部党员、志愿者骨干、户籍人口中65岁以上老人和在社区领取养老券的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社区统一登记,在每个特别的日子里,为他们送去生日面和生日祝福……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坚持做,便能成就了不简单的成果。如何提升超大型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中苑党支部一边积极探索一边努力打造品牌文化项目,同时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使服务群众落到实处。8年间的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中苑党支部用行动提升居民福祉,用服务这根“针”,上牵线下连心,为天北居民打造了幸福家园。


责任编辑:pig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