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神秘县城“伊川”—— 幸福桥上的爱与奇迹
2016-11-24 11:51:04    慈善公益网

   慈善公益网讯(武莞青 李海鹏)在宇宙这浩瀚的空间里,有一个地方,充满神秘与爱的气息,这个地方叫做——伊川县,这里将有一座桥叫做——双莘幸福桥。人们把桥,称为连接的象征,那么我们从这桥起步,讲述这里神秘与爱的历史。

 
  11月20日,在洛阳市伊川县白元镇双头村西伊河双莘幸福桥现场,锣鼓喧天,附近三里五村的群众千余人,包括伊川县平等乡、葛寨乡、白元镇、汝阳县蔡店乡等两县四乡镇的群众纷纷自发跑来慷慨解囊,大家要义捐建桥,期盼大桥早日通车。
 
1.jpg
  伊川农商银行白元支行得知消息后,本着伊川农商人“服务一方  造福一方”的固有风范,再次自发组织职工捐款,并参与到义捐现场。
 
2.jpg
  在支行行长赵进国的带领下,支行会计、柜员带着点钞机和捆扎机奔赴捐款现场,配合项目工作人员,收款、点钞、记账,忙碌的身影成了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现场共收集零散义捐款项22万余元,通过其他途径捐款5万余元,共筹集了约28万元爱心捐款。
 
3.jpg
  《慈善公益报》关注真善美,记录人间情,在本次建桥事件中,我们看到了村民百姓对桥的期盼,看到了人间情,看到了伊川农商银行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农民站在一起的心,这份责任担当和无悔奉献的心,不仅服务了双莘幸福桥的施工,而且也架起了银行和地方百姓之间心与心的“幸福大桥”。
 
  谈到伊川,那真是个神秘又吉祥地方,去发现这里蕴藏着的神奇,需要机缘,今天我们也带您简单了解伊川。
 
4.jpg
  “伊川”——他的名字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的夏代末就有了,这里四面环山,中间状如盆地,河流纵横,水如青龙蜿蜒,山似驯俯白虎,湖沼如翔舞朱雀,丘陵若温顺的玄武,沃野百里,有美不胜收的瑞云,四季分明。
 
  今天我们先说这里的两个神奇,一个典故。
 
  第一:奇山奇水。
 
  据说伊川的山水很奇特。
 
  按我国的地形,本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中国的天文星图和地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而绘制,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是南低北高,东低西高。而伊川的山水布局,恰好相反。伊川境内的两座主要山脉,熊耳山南高北低,嵩山万安山脉东高西低。
 
  伊川的水系更是罕见的“逆流”奇观。伊河、明水(葛寨)、康水(烟涧河)由南向北流;姜子河(白降河)、永定河(土门)、来儒河(吕店)向西流。甘水发源于高山西鹿蹄山,向北流入洛河。
 
5.jpg
  这种华夏核心地区山水逆向的奇特现象,早已引起古人的向往,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先争先在这里生息繁衍,县境仅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就有四十多处。
 
6.jpg
  这里有九皋石林,一根根伟岸挺拔的通天石柱林密集的排列在一起直插云霄。面对石柱林你向上天呼喊,声音回音回荡通天峡谷,达于天庭。似乎上天真的聆听到你发自内心的期盼与诉求,给你回复呢!同时还有成群的黄金墙,一派华贵……
 
7.jpg
  第二:圣杰辈有。
 
  伊川历史厚重,重要的体现是众贤纷纷选择伊川作为他们出生地或万古千秋长眠的乐土。
 
  商相伊尹,是《中国将相词典》中首位名相,商相伊尹诞生地在伊川平等乡的大莘店,而今这里海有伊尹祠。
 
  唐代名相姚崇,母亲是白沙石岭人,姚崇从小失去父亲,母亲回娘家将姚崇抚养长大,后来做了唐代开元盛世三代宰相,葬于家乡北边的万安山下。
 
  裴度也是唐代名相,裴遵庆是他的后人,也是宰相。李吉甫、李德裕是父子俩,他们都是唐代有名的宰相,葬于城关镇北部的窑地村附近。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和那个“僧敲月下门”名句的诗人贾岛,也跟这里有不解之缘,墓地在龙门东山。
 
  宋代名相范仲淹墓也在伊川,就是那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历史名人范仲淹。
 
8.jpg
  宋代名相张齐贤墓在酒后乡;宋代宰相文彦博墓在罗村。
 
  这些历史名人,纷纷选择伊川做为他们的长眠安息之地,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伊川不愧称作为是“人杰地灵,风水宝地”。他们用超越历史时空的非凡思维,安居于宝地。
 
  第三:典故——唐代诗仙李白探寻龙凤踪迹
 
  据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多次到龙乡伊川游览,探寻龙凤踪迹,他的《鸣皋歌》中有“虎啸谷而生风,龙藏溪而吐云,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来讲述自己在这里神奇的境遇,仿佛在这里开了天目,目睹了极致仙境,至今这里依旧有鸣皋乡、鸣皋山、老虎洼、龙头沟、石凤凰等。
 
  古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吟诗作赋。《鹤鸣九皋》曰:“昭化呈仙质,长鸣在九皋。香风光不见,风积韵弥高。凤侣攀何及,鸡群思忽劳” “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烟去”都诞生于此,这里俨然就成了一座仙人天地。
 
  总结:
 
  一座桥,一个机缘,讲述伊川爱与神奇。


责任编辑:bj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