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讯(本报记者 王 燕)为保护旅客和工作人员免受二手烟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相关规定,自10月30日零时起,浦东机场、虹桥机场航站楼内禁止吸烟,所有室内吸烟室关闭并停止使用。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上海火车站、上海虹桥站、上海南站近日已将全部室内吸烟设施关停,并贴上相关公告,火车站进站口的大屏幕上不断滚动站内禁烟的提示,在火车站外,已设立了标识明显的吸烟区域。10月30日零时起,上海浦东、虹桥机场航站楼内也全面禁止吸烟,并将在浦东T1、T2,虹桥T1、T2外设立9处室外吸烟点。这些举措标志着上海室内公共场所无烟工作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立法正在进行
每个人都有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而被迫吸二手烟是对这一权利的根本侵犯,这是令人无法接受的。火车站和机场禁烟,包括关闭所有室内吸烟室,是在正确道路上迈出的一步。室内吸烟室根本没有任何作用,不能完全消除二手烟,清洁人员和维修人员及周围群众等无辜旁人仍可能接触到二手烟。
《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全球性控烟条约,我国也早已签署该《公约》。《公约》要求所有室内公共场所100%全面禁烟,因为暴露于二手烟是致命的,而且不存在安全暴露下限。包括上海市在内的各地政府,都有义务保护非吸烟者免受致癌的有毒二手烟的危害。
上海市人大目前正在审议《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修正案(草案)》。按照立法计划,该条例将在11月进行终审表决。该条例的出台将有可能实现上海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100%全面禁烟。
“世卫组织对上海市公交枢纽100%全面禁烟的举措感到十分高兴。这些场所禁烟将使人们每次经过交通场站和枢纽时不再暴露于致死的二手烟中,有助于保护上海市居民及访客的健康。”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说:“这是上海成为无烟城市的重要一环。机场和火车站将关闭室内吸烟室令我感到特别高兴,它为上海市关于控烟条例的讨论创立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先例。”施博士表示。
行动付诸实施
上海的禁烟工作在列车上也已积极开展。不久前,上海铁路公安处昆山南站民警接D354次列车长报警称,旅客李某在动车上吸烟,需交铁路警方处理。11月1日,在G111次列车上,由于违法吸烟,乘客张某被列车长交给铁路警方。
“火车站和机场全面禁烟是沿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但只有当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100%全面禁烟时,才能真正保护上海市的2000多万居民和数百万到访者不受有毒的二手烟的危害。”施博士说。
上海正在为主办召开的世卫组织“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积极做好准备。届时,全球的目光将聚焦于上海。
施博士说:“100%全面禁烟的控烟条例无疑将让上海在全球控烟领域成为领军城市。我们十分期待上海能在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前通过此项条例。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上海。”
责任编辑:bj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