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消费扶贫让城乡共赢
2016-11-07 10:35:02    慈善公益报

   通过消费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进而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已成为扶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各地消费扶贫搞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为扶贫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线上线下产业扶贫
 
  10月16日,“黔货进京--中信国安助推贵州扶贫”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中信国安集团与贵州省扶贫办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黔货进京”系列活动,以中信国安集团到贵州贫困地区采购名优土特产品方式,直接将产品引入“国安社区”平台,并借助“国安社区”品质生活体验店,让“黔货”走进北京百姓生活。据悉,“国安社区”已与10余家贵州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意向采购金额达4亿元。
 
  北京市提出协调北京的批发市场、超市专柜、饮食企业等与贵州企业深度对接,支持电商企业提供线上展销服务,为贵州绿色产品开拓北京市场创造良好条件。今后,北京市民在家就可以购买到优质产品,还能帮助贵州地区的贫困群体脱贫。
 
  无独有偶,以“有你才够味”为主题的湖南网购节日前开幕。湖南省扶贫办调研员王斌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本次网购节特设扶贫特产专区,有多款电商扶贫的人气产品上线,利用各大电商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将湖湘特色产品推向广大消费者,打通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更好地推进产业扶贫。”
 
  同时,湖南省商务厅、扶贫办也在长沙多家商场开展了扶贫特产专区活动,来自51个贫困县8000个贫困村的蜂蜜、黑茶、粮油、豆干、腊肉等近500多种纯天然优质农特产品亮相展销区,吸引了大量市民购买。
 
  “举办这种活动非常有意义。这些农特产品质量优良,同时也给了我们参与消费扶贫的机会。”长沙市民赵女士一下就买了十来斤蜂蜜和腊肉,显得很兴奋,“我认为贫困地区的优质生态就是一笔财富,通过政府部门组织的渠道销售更多产品,进而带动当地的产业扶贫。”
 
  三方共赢
 
  近日,云南省泸西县永宁乡永宁村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了首笔劳务费,该乡出产的高原梨卖到结对帮扶单位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消费扶贫的方式让该集团、合作社、贫困户各方满意,实现共赢。
 
  永宁村村民韩惠芬和工友们攥着工资,笑容满面地说:“在永宁乡鸿羽果蔬合作社,我们可以就近在家门口打工补贴家用,又能照顾家人,对实现脱贫更有信心了。”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今年年初,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选派到村里挂职的永宁村第一书记邓比的组织下,由村委会主任郝仕德牵头,5名党员创业骨干和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的“泸西县鸿羽果蔬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合作社成立后,永宁乡搭建起了“党建+电商”平台,以鸿羽果蔬专业合作社为实体、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内网和泸西农特产微店为载体,面向25万名员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主打高原梨等泸西特色农副产品。邓比说:“集团的员工很高兴能买到这么新鲜可口的水果,消费扶贫的方式得到了员工们的认可。”
 
  截至目前,合作社已销售高原梨270余吨,为合作社及果农创收130万元,给永宁村集体带来经济收入17万元,一举摘掉了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帽子。村集体有了钱,便从中拿出5万元资助该乡25名贫困学生,每人2000元。
 
  韩惠芬说:“今天我们87个工友总共领到了15万元的劳务费。村上胡大江家种高原梨,今年给合作社送来了30多吨,拿到了6万多元钱,有了合作社大家都赚到了钱,我们的日子有了奔头。”
 
  消费扶贫不仅盘活了农村集体经济,还增强了果农信心稳定水果生产,更提升了贫困户的造血功能,让贫困户可以稳定持续增收,真正实现了央企、合作社、贫困户三方共赢。


责任编辑:bj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