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卢平的“心一家”孩子们游学天力基金白洋基地(五)
2016-05-28 21:11:50    慈善公益网

QQ截图20160528211453.png

   一切都理顺了,我们应该好好地学习和生活了。

 
  卢平老师听说我是网上国学院的讲师,就邀请我给孩子讲讲课。这真让我为难,这些孩子大小不一,健康状态各异,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真的不知道如何面对去讲。嘿,有了,教孩子们弹古琴吧,学音乐不分年龄。我女儿4岁时学琴,在文化馆上过大课,同班就有70岁的老同学呢。一听说要学古琴,几个孩子立即欢呼跳跃起来。可不是么,孩子们的教室和宿舍都是白洋基地的图书室兼琴房。小琴桌给孩子们当书桌了,二十余架古琴就倚在东侧墙边。孩子们很听话,说不让动就不敢动,但看看还是允许的吧。他们已经和古琴朝夕相处好几天了,早想看看这藏在蓝花套套里的神秘的乐器的真面目了。
 
  我们这些年夏令营冬令营还有五一国庆长假班,一些是以普及古琴为主题的,请过不少古琴老师,有位王老师很认真,进琴房前要沐浴更衣点香,造成一种氛围,让学生很快进入意境。我提出让大家更换汉服,孩子们更是高兴。
 
  我这里有三十余件各式汉服,最先是中华母亲讲堂刘冰先生送我男女式各一件,让做样子回来剪裁。于是我到上海买回两三千元的面料,由会缝纫的志愿者和单亲妈妈来制作。后来单亲妈妈宋小芳来这里住了较长时间,她会使用电动缝纫机,我立即买了一台二手机器,男男女女大大小小做了许多挂成一排。去年池州的志愿者袁廷老师专门为我订做了一套,漂亮,这里重大活动我都会穿上。
 
  孩子兴高采烈地试衣,相互打量着打趣着,长长宽宽的袖子,潇潇洒洒的长衫,坐坐好,挺胸收腹,抬起下巴扬起眉头,聆听老师讲课。
 
  原以为古琴很深奥,电视上孔子孟子诸葛亮李白杜甫王绍君李清照林妹妹这样的圣贤或才子佳人都弹一手好琴,特别是那个远古传下来的“减字谱”,像“天书”。
 
  其实,据我几十年的观察,所有乐器,除电子琴(没受过训练的孩子只用一二个指头也能让发出乐音)外,古琴从技法上是最容易上手学的。在弹奏中,左手的名指与大指,右手用“挑、勾”最常用的,占了琴曲中大部分。而其它乐器(包括正确地学习电子琴)几乎都要用到十指。
QQ截图20160528211509.png
 
  再说“减字谱”,其实这是最简单的,远比线谱简单,甚至比简谱也还要简单。这只是汉字部首啊!只不过我们识字卡片和小学课本里没有这些模样的汉字罢了,五岁小孩子连字都不认识的都能很快学会。先学一个勾一个挑的符号,勾中放个“一”就是“勾一”放个“二”就是“勾二”,同样,挑的符号中放个“一”就是“挑一”,放个“二”就是“挑二”,呵呵,太简单啦,大家兴奋十足。    古琴又叫七弦琴(瑶琴),但声音能变幻无穷。请志愿者小喻老师顺手依次抹了七根弦“65321,32165,就是大家熟悉的《沧海一声笑》主旋律哟!再来:5612356,《花好月圆》主题曲!
 
  我将孩子们弹琴的照片发到空间,立即有人建议不要让有些较小的孩子学琴,说孩子不能理解。我认为不需要理解,我们儿时背老三篇毛主席诗词鲁迅的文章,很多都不理解,但我至今能背诵许多篇章。现在的孩子热衷颂读唐诗宋词三字经等,孩子们也是懵懵懂懂的啊,可以熟读诗词,也能学古琴哦。
 
  我们的孩子学习古琴应该还有先天优势,因为正常每天都有几次“打坐”,这是在锻炼孩子的“定力”,有“定力”的孩子们学古琴要更有“耐力”,有耐力,才能领略到古琴的“宁静幽远”。
 
  再说,古琴和古琴曲大多有很多历史渊源,这第一节课里,我就让孩子们回答一些和古琴有关的历史故事,这也便于帮助孩子们了解历。
 
  啊啊,民以食为天,孩子更是了。突然间今天的值日生负责人大叫:不得了晚了不能练了,要做晚饭了!确实是晚了,没关系天力妈妈帮忙一起做!我们这才脱下汉服下厨房“洗手做羹汤”。  真的是在做一道羹汤。西门市场志愿者送了一箱香橙,卢平老师说最近阴天,不适宜多吃水果。我就建议将去皮香橙切成小块,滚水下锅,加入大西米,白糖,新鲜鸭蛋开了小孔直接甩成黄色和乳白丝条,再加淀粉勾芡,啊啊,香橙桔黄酸酸甜甜,大西米软软糯糯同珍珠,配以金黄和乳白鸭蛋丝,美,美,美极啦!     5月27日菜谱
 
  早餐:瓠子鸭蛋面条
 
  中餐:红烧土豆,清炒包菜,芹菜香干,清炒瓜丝,虎皮青椒
 
  晚餐:馒头,清炒苋菜,青菜豆腐汤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