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国家政策与“希望家园工程”解读
2016-04-22 10:58:43    慈善公益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今后五年,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对于数字背后的增长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一是宏观政策要稳,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二是产业政策要准,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三是微观政策要活,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四是改革政策要实,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五是社会政策要托底,守住民生底线。

  
  2016年中国经济仍处在一个探底的过程中,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从中长期看这与稳增长是一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确立,意味着将更加注重老百姓身边新消费模式的供给,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老百姓息息相关,新消费和服务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又一动力,未来占中国GDP的比重将逐渐上升,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将十分繁重。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战略”和“战术”做出安排,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在化解房地产库存方面,会议提出要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同时还提出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降价、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等方法。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会议同时指出,要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根据以上中央相关政策及会议指示精神,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与北京市中策科技创新驱动研究院共同主持的希望家园工程课题研究及实践工作应运而生,同时希望家园工程课题研究工作还得到了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和中国生产力学会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希望家园工程正是针对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由部分政策和经济领域的研究人员在课题探索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去实践的一种有效的去库存化的创新公益模式,也是为了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要积极探索建立非盈利机构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运营管理体制”的要求,同时根据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的“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运用财政、税收、社会管理等方面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和动员慈善组织、志愿者、企业等各方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救助、共同为困难群众献爱心、伸援手”的讲话精神,为了援助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和创业需要的购房困难,为了支持养老住房、消费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而实施的一项供给侧改革的课题措施。在此基础上,北京市中策科技创新驱动研究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在海内外爱国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和参与下,鼓励、引导和动员慈善组织、志愿者、企业等各方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救助、共同为困难群众献爱心、伸援手,持久不断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报国和社会公益活动。为充分组织开展好此项工作,北京市中策科技创新驱动研究院已成立“希望家园工程”管理委员会,依法组织、开展专项募捐,接受国内外各类机构和企业的捐赠,通过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为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困难群众购房提供50%的购房经济补助,创建希望家园工程公益示范社区,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设立希望家园创业示范社区、希望家园养老示范社区、希望家园旅游示范基地等项目,针对我国不同层次的困难群众给予最大的帮助,为百姓安居乐业、创业、养老、旅游的梦想早日实现,为国家新型城镇建设和为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为充分保障该项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希望家园工程管委会将把募集所得的部分资金与投资国家电网的新能源开发企业和风控较好的PPP项目合作,进行善款的有效增值保值,再把收益所得和其他相关渠道取得的善款一起补贴给经审核符合相关补贴要求的困难人群,为国家的存量房去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社会公益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针对全国房企是否能够大力配合并实施希望家园工程的课题研究和实践该创新模式,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的积极引导和支持,更需要各级参与机构在建立自身社会责任体系的前提下积极引导房企做公益营销,在增加新的消费增长点的同时达到去库存、惠民生的目的。通过时间和实践的累积,让越来越多的房企能够逐步实现企业的发展领域与公益需求领域的有机对接,使公益事业能够落到实处,既帮助了弱势群体,又实现了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的双赢,真正达到助力国家的结构性改革。(作者:希望家园工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希望家园工程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陈胜祥)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