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持实施的山西新绛县福胜寺彩塑保护工程于2015年10月底完成保护修复工作。2015年11月13日,山西省古建筑维修质量监督站会同新绛县文物旅游局组织专家在保护修复工地现场召开了工程竣工验收会。工程业主单位新绛县文物旅游局、工程设计及施工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监理单位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共同参加验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詹长法与文物保护修复所副所长李黎参加了验收会。
在13日的验收过程中,验收组在现场对修复工程实施完成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听取项目负责人杨淼的介绍,就保护修复技术与材料的应用、施工的组织管理、技术难点进行了质询。在随后举行的竣工验收会议上,验收组认真审核了工程竣工报告、质量控制文件、工程档案等技术文件;听取了业主单位新绛县文物旅游局、施工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监理单位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的专项汇报。
经过技术质询和答疑、施工资料审核等环节,验收专家组及各方代表一致认为,工程的组织与实施遵循了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方案,符合《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及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前期研究和实验工作充分、数据可靠,技术措施合理可行,修复效果良好,达到了方案设计的目标。工程组织管理规范,验收资料基本齐全,同意工程通过验收。同时建议加强对悬塑稳定性的监测,为甲方提出日常养护方案。詹长法副院长在发言中对各方专家的关注与建议以及新绛县文物旅游局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给予的配合与帮助表示感谢。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受山西省新绛县文物旅游局委托,于2012年启动山西新绛县福胜寺彩塑保护工程前期研究工作,并于同年举办山西彩绘泥塑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为山西省培养彩塑保护修复专业技术人员20名。在对福胜寺正殿内彩绘泥塑现场勘察数据及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的基础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山西新绛县福胜寺彩绘泥塑保护修复方案》。2013年9月,国家文物局对方案进行了批复,原则同意所报方案(文物保函[2013]1637号)。2014年,新绛县福胜寺彩塑保护工程项目开始招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标,并于2014年8月工式开工。工程针对彩塑不同病害情况,充分尊重文物保护原则,使用科学、安全、合理的保护修复方法对文物本体进行保护修复,施工过程中还组织开展了三维扫描与虚拟修复、X探伤等研究工作,为文物本体修复提供支撑。(供稿人:黄三元)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