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网讯(黄玉平)一是加大投入,强化师资。新建综合楼一栋,开辟了专门的接待室、个体辅导室、团体辅导室、沙盘游戏室、心理宣泄室、阅览室等。每年都安排专兼职心理健康老师参加一定次数的学习培训,并且有计划地对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
二是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课程表,每周一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在调查了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编了校本课程《舒心苑》。课程的内容以“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良好人际关系、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五个板块来呈现,涉及到学习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辅导、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培养、耐挫力培养、青春期辅导等各个方面,五个板块的内容在不同的年段反复出现,螺旋上升,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三是挖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班主任利用每周的主题班会课,以专题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课。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学校心理网站、微信、QQ、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四是家校联手,健全教育环境。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印发家庭教育的学习资料,对家长开放学校的心理网站,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利用“家校联系手册”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现状,协助他们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共同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山东省沂水县友兰小学供稿)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