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宝安率先在深圳市试水慈善事业改革创新
2015-09-24 16:29:41    宝安日报

   本报讯(记者 胡小娟 通讯员 李振超 胡佳柳)下一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简称“慈展会”)有望在宝安区设立分会场,或由宝安区承办慈展会有关活动。9月19日下午在第四届慈展会现场,由深圳市民政局与宝安区政府共同签订的《深圳市民政局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推进慈善事业创新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全市慈善事业改革创新试点在宝安区正式设立。

 

  深圳以打造民生幸福城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慈善事业发展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公益慈善工作领先全国,荣获全国“七星级慈善城市”称号,被誉为“全国最具爱心和最慷慨的城市”。宝安区慈善事业也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其中区慈善会连续两届荣获深圳市"慈善组织奖",是全市唯一两次获此殊荣的区级慈善会。如今市、区深度合作机制的建立,又将产生哪些新的火花?

 

  当天下午,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廖远飞、宝安区区长姚任共同见证协议签订,市民政局副局长侯伊莎与副区长胡细银现场签约。合作期限暂定5年。双方合作建立推进慈善事业创新发展长期有效的市、区合作机制,发挥市、区联动优势,实现市、区合作共建、资源共享,让宝安的慈善事业向广度、深度、高度推进,发挥在深圳慈善事业中的示范作用。

 

  包括培育公益慈善组织、打造慈善文化、加强慈善组织专业能力建设、创新慈善募捐形式、加强慈善资金的监管在内的五个方面内容被写入合作协议中。据悉,未来五年,宝安区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培育发展冠名慈善基金,倡导“全民慈善、人人公益”,将发展10家以上社区基金会,力争2020年年底前共设立50家以上冠名慈善基金,市民政局按照有关政策给予支持。区社会组织扶持资金重点向公益慈善组织倾斜,占资金总额60%以上。力争2020年底前全区注册慈善志愿者数量突破1000名。

 

  “大爱宝安”处处都透着关心、关爱、奉献,行善不分大小,“人人参与慈善”的春风已在宝安这片土地上刮起,一颗颗爱的种子正在悄悄萌发。第四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简称:慈展会)于9月20日圆满结束,宝安区组织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等积极参展,宣传展示宝安区慈善事业发展状况的同时,努力吸引更多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方法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弘扬“慈善、大爱”。

 

  市、区联手

 

  开创慈善事业 发展新纪元

 

  9月19日下午,深圳市民政局与宝安区政府共同签订《深圳市民政局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推进慈善事业创新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为加快推进深圳慈善事业发展,经深圳市民政局和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充分协商,决定在宝安区开展慈善事业改革创新试点。

 

  《合作协议》分合作目标、合作原则、合作内容、合作机制、协议期限五个部分,合作期限暂定5年。主要合作内容包括培育公益慈善组织、打造慈善文化、加强慈善组织专业能力建设、创新慈善募捐形式、加强慈善资金的监管五个方面。

 

  1

 

  培育发展一批新兴慈善组织,全面实行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优先发展各类公益慈善组织。发展10家以上社区基金会,力争2020年年底前设立50家以上冠名慈善基金,市民政局按照有关政策给予支持。区社会组织扶持资金重点向公益慈善组织倾斜,占资金总额60%以上。

 

  2

 

  打造慈善文化方面,市民政局支持宝安区设立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分会场或承办慈展会有关活动。创办慈善杂志和慈善周刊,与新闻媒体合作推动慈善文化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等。设立宝安慈善奖,以区政府名义每两年予以表彰。

 

  3

 

  加强慈善组织专业能力建设方面,突出创新慈善志愿者服务模式。鼓励慈善组织配备社工,建立慈善志愿者招募、培训、服务记录和考评激励等制度,不断发展和壮大慈善志愿者队伍,力争2020年底前全区注册慈善志愿者数量突破1000名。

 

  4

 

  创新慈善募捐形式方面,突出多渠道开展募捐活动。通过开展公益慈善项目大赛、设立慈善超市、举办慈善拍卖,倡导“微慈善”、“微捐赠”等,壮大慈善金实力。市民政局提供政策支持,在宝安区慈善会开展慈善信托试点,探索资本运作。

 

  5

 

  加强慈善资金监管方面,突出强化慈善组织自律。慈善组织定期向社会公开年度工作报告、接受捐赠、捐赠款物使用、慈善项目实施等依法应当公开的信息。实施慈善金第三方审计等。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