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讯(本报记者 钟 言)2016年11月17 日,陕西省慈善协会隆重举行纪念陕西现代慈善发展暨省慈善协会成立20周年座谈会,回顾总结陕西慈善事业发展的历程,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开创慈善事业新局面。
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胡和平作出批示。
娄勤俭在批示中指出,慈善是十分崇高的事业。20年来,省慈善协会坚守公益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秉持安老抚孤、济贫解困宗旨,卓有成效地开展慈善救助活动,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我省发展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够格进入全面小康,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希望省慈善协会不忘初心、牢记宗旨、再接再厉,特别是在政府民生政策难以覆盖的方面起到弥补作用,努力开创慈善事业新局面。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和支持慈善事业,为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胡和平在批示中指出,慈善事业是惠及社会大众的事业,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发展,积极完善扶持政策,健全监管体系,营造社会氛围,促进了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省慈善协会成立20周年,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安老扶孤、支教助学、慈善助医等工作,有力补充了社会救助体系,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希望省慈善协会把慈善事业与弘扬传统美德相结合、与推进共享发展相结合、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持之以恒、传递爱心、兴慈扬善,为全省“追赶超越”贡献积极力量。
副省长冯新柱在讲话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慈善工作者表示祝贺,向中华慈善总会给予陕西慈善事业的支持帮助表示感谢。他说,20年来,省慈善协会坚持开展了卓有成效地工作。累计帮扶贫困人群1000余万人次,慈善志愿者队伍已发展到26万人,成为推动我省公益慈善事业的主力军。慈善协会多年来执着坚守,无私奉献,为助力我省脱贫攻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关于慈善事业发展,他提出3点要求:一是重视慈善事业,强化宣传引导。各级各方面要大力宣传弘扬慈善文化,传播慈善理念,形成慈爱包容、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社会风尚,营造支持慈善、参与慈善、发展慈善的良好氛围。要把发展慈善事业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基层,形成诚信友爱、守望相助、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宣传慈善先进典型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慈善文化深入人心,让参与慈善成为自觉行动。二是深入贯彻《慈善法》,积极推进依法行善。要不断创新机制,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募集资金,引导企业特别是有实力、有爱心的企业更多地参与慈善募捐。民政等部门和群团组织要发挥职能优势,主动对接国内外企业家和各级慈善组织,动员爱心企业和知名人士设立专项救助基金,争取更多的善款,为困难群众实实在在地做好事、办善事。要创新行善方式。要开拓慈善资源,拓展服务领域。三是聚集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慈善事业。各级政府要从政策、人财物各方面给予帮助,支持慈善组织开展工作。民政部门要切实做好牵头协调和管理指导工作,一手抓规范,一手抓监管,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慈善捐助来自于民、用之于民。宣传、教育、文化等有关单位要大力支持,相互配合,努力形成政府推动、部门配合、慈善团体自主运作的良性机制。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要更加主动地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积极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以自己的爱心和善行,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广大干部群众要争当慈善热心人,积小爱为大爱,共同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助理陈砚秋在座谈会上指出,陕西省是全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20年来,陕西省慈善协会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徐山林、刘维隆两任会长的带领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克难攻坚、追求卓越,在募集款物、社会救助、项目创新、义工服务、慈善文化建设和理论研究等方面不断创新,为全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了经验。许多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慈善事业发展。陕西省委、省政府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慈善工作,通过召开慈善促进会,设立慈善政府奖,在主流媒体开办慈善栏目、专版,举办慈善之夜电视晚会等方式,形成了浓厚的慈善氛围。召开这次座谈会,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胡和平同志做了重要批示;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及30多个部门参加会议。可以说,如果没有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关怀,就没有陕西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二是慈善募集、社会救助成效显著。20年来,陕西省慈善协会创新募集途径,不断地激发社会各界的慈善热情与活力,建立了企业捐赠,社会众筹,网络募捐,承接政府服务,中华慈善总会援助等募集平台。募集款物31亿元,加上市、县慈善协会的募集,全省慈善募集款物总额达到55亿元,累计帮助贫困人口千万人次,成为陕西民生保障的重要补充和社会力量扶贫的主力军。三是慈善文化建设和理论研究有建树。陕西慈善始终将培育全民慈善意识作为根本,在全省中小学校开展慈善文化教育,开办“慈善文化大讲堂”;举办各类慈善培训和慈善高峰论坛;深入市县宣讲《慈善法》。省慈善协会每年举办慈善书画、摄影、歌咏、诗文大赛;并发动众多媒体开办慈善专版、栏目和频道,把慈善文化传播到千家万户,营造了浓厚的慈善氛围和社会环境。四是不断开拓创新,推动慈善事业快速发展。陕西的慈善救助,项目管理规范,项目成效显著。近3年连续荣获国家民政部“中国慈善透明卓越组织奖”。尤其是在网络慈善创新、社区慈善创新、慈善信托创新、志愿服务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在全国很有影响。五是创立了慈善精神。陕西慈善工作者怀着对党的赤胆忠心,对人民的赤子之情,将慈善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执着坚守,克难攻坚、追求卓越。形成了“大爱情怀,务实双创,清正严明,团结奋进”的慈善精神。这一精神在全国很有典型意义,是慈善工作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陕西省慈善协会继往开来,再接再厉,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恪守协会宗旨,弘扬慈善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慈善法》,以扶贫济困为己任,不断发展壮大慈善队伍,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开创慈善工作新局面,助力扶贫攻坚,为陕西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榆林市慈善协会会长刘洪同志代表市、县慈善协会发言;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国庆教授代表慈善文化理论界发言;西安天朗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茵女士代表爱心企业和人士发言;陕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胡劲涛同志代表宣传媒体发言;省政府原常务副省长徐山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再生,省政协原副主席陆栋畅谈感想,语重心长地对省慈善协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建议。
刘维隆会长主持会议,总结会议时他表示,首先是不忘初心,牢记宗旨,继续前进。继续认真总结20年的历程与经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献身公益慈善。要深化理念,普及文化,增强意识,大力开展各类群众性的文化宣传活动,努力形成全社会人人想慈善、人人做慈善的道德风尚。重点是抓住机遇,再接再厉,开创未来。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形势,自觉树立新理念,注重创新谋发展。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先进为借鉴,聚焦差距,改进不足。特别是要像领导批示那样,要在政府民生政策难以覆盖的方面发挥补充和助手作用。要将慈善工作与扶贫攻坚、共享发展和传统美德相结合。要在依法行善,规范运作,加强队伍,提高素质,普及行动,人人慈善上下功夫。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着力在综合型、系统型、枢纽型、专业型4个方面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前进,省政协副主席李晓东,省委原副书记杨永茂,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再生、罗振江,省政协原副主席陆栋等老同志出席会议。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民政厅等30个部门及爱心企业、志愿者代表200人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bj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