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各地活动
环保产业发展进入黄金期——2016亚洲环保峰会媒体发布会在京召开
2016-05-13 09:53:22    慈善公益报

   日前,2016亚洲环保峰会暨绿色力量环保产业基金成立媒体发布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为了撬动国际资本与环保产业的顺利对接,响应国家“PPP合作”的发展战略,带动环境治理中小企业发展,2016亚洲环保峰会将于6月5日世界环境日在深圳召开,届时国际投资大师、国际金融巨头吉姆·罗杰斯将全程参与。

 
  峰会还将邀请联合国中方代表、独联体九国代表、欧洲环保署和200余家国际知名风投机构,以及亚洲环保行业的顶级专家学者、环保行业和社会各界企业家近千人参会,共同探寻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新方向,研讨中国环保产业的新机遇及发展模式。为政府、承包商、科研院所及资本一系列产业链条及国际化产业对接搭建桥梁,是此次亚洲环保峰会的亮点。环保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黄金期,将是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迎来快速发展春天
 
  发布会由世界大师中国行、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深圳广电集团财经频道联合主办,中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承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室主任、国务院津贴获得者周宏春,国务院特殊津贴教授、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区岳州,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中心中国代表及经济顾问郑文,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业MBA研修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紫荆研究院院长徐子凌等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发布会。
 
  发布会上,周宏春向《慈善公益报》记者表示,环保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黄金期,应当是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环保产业的市场空间高达30万亿元,环保产业即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周宏春强调,城市环境污染对人民群众的安康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一系列立法建设表明了党和国家治理污染的坚定决心,各级地方政府要坚决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近年来,我国在固废处理、垃圾填埋场建设上已小有成绩,要在土壤治理和修复、生态修复和农田重金属修复等场地修复,以及污水处理、河道和黑臭河治理等各种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环保攻坚战的胜利。污染治理要有中国自己的技术及科学的验收标准。“环保产业也要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加快与国外相关机构深入合作。”
 
  利在千代商机无限
 
  “由于国家高度重视,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人民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环保行业即将成为国家支柱型产业,市场规模将达30万亿元。对于环保相关企业来说绝对是商机无限。”从事环保行业几十年的区岳州向《慈善公益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环保领域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经过全国科研单位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很多环保治理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河道和黑臭河治理的技术也加快了与国际科研机构学习、交流和合作的步伐。“为了环境保护的产业提升,我们呼唤‘资本环保’、‘科技环保’。”区岳州说,如何将先进的科研成果与环保产业的发展相结合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如何将技术与产业无缝对接,造福于民,建造百年环保工程是值得产学研方面深思的问题。“产业协会也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服务政府、服务企业及服务行业是其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目前,节能环保产业已位居《“十三五”国家战略规划》之首。政府已然出台各项史上最严环保法、史上最强专项资金治理政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深圳中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平分析了目前国内环保行业的生存状况,以及在技术、项目、人才、资金等层面遇到的瓶颈。鉴于此,曹平开行业之先河,创新性地提出“环境+”概念及城市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的新型环保治理理念,推进国际资本与中国环保产业的结合。“事实上随着环境治理产业的急速升温,‘环境+’产业的风口已悄然而至。”他表示,作为环保行业的新秀,中禾环保将竭尽所能为其他单位提供技术、项目和融资层面的对接。
 
  发展遭遇诸多尴尬
 
  在政策强力支持与鼓励、资本市场活跃畅行的时代,环保产业在蒸蒸日上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着诸多尴尬和问题。例如:对于政府而言,如何找到一个靠谱的,质量保证、造价合理、持续有效的环境治理优质承包方并非易事。环保产业事关千秋万代,出了任何问题,被舆论和民众问责的首先是政府。然而谁又能为政府分忧呢?
 
  曹平表示,对于各类环保工程的承包商而言,可谓术业有专攻。一方面,有政府公关能力、未必有技术和专业的施工团队,工程承包权到手后则只能选择层层分包,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及顺畅的衔接,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有,项目承建能力的企业又缺乏商务沟通能力。环保行业的科研工作者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成果不断,甚至部分技术领先国际,但因为受制于信息和渠道的阻碍,却不能在第一时间完成技术产业化和项目落地。对于环保行业的中小型企业来说难题更多,虽然有雄心壮志致力于中国环保事业,但难以摆脱受制于资金、技术和项目的限制。更有一些企业,有技术和团队,却面对动辄几亿、几十亿的项目望而却步,不少环保企业找钱没渠道,找项目没方向,找技术不知谁专业,在夹缝中求生存,吃的是大企业留下的残羹冷炙。对于投资机构,明明知道环保行业利国利民,无论从行业发展的稳定性,还是项目的利润率来说都对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因为行业知识的局限性却常常找不到可投的好项目。这阻碍了中国环境治理的脚步。
 
  因此,此次峰会将成立一只专属中小环保企业过百亿的超级产业基金,旨在成就更多的环保企业,解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资金需求,打通一条快速融资之路。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