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巍巍起风雷,林州大雁啸宇飞。在河南省林州市,人们广泛传颂着一个“学雷锋见行动,做慈善献爱心”,弘扬正能量的红旗渠爱心团队。她的发起人便是共产党员、复员军人、残疾个体户、红旗渠涂料装饰行经理石明生同志。
兵心依旧劈新征
石明生,林州市开元街道东门里社区人,1963年11月出生。儿时的他活泼可爱、孝敬父母。1983年,他年满20岁,踊跃参军入伍到北京军区石家庄高炮部队。三年的军队熔炉锻造了他雷厉的作风、刚毅的性格,更提高了他的思想觉悟,坚定了他为人民服务的永恒信念。1986年,他复员回到原籍,不向国家伸手,自谋油漆家具职业、踏上了一条布满荆棘的坎坷道路。他在油漆家具这一行,一干就是10年,披星戴月,吃苦耐劳,挣得微薄工资养家糊口。但他从未忘记曾经的军旅生涯,时刻以一个普通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遇到军人军属、红旗渠劳模、特困户等,他都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慢慢的,在林州城乡,他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赏识,以致1996年的两位城郊乡桑园村的客户亲自登门请石明生为他们油漆家具,在得知他已改行从事涂料粉刷时,连声说:“可惜了可惜了!油漆行业少了石明生,不知要逊色多少呢!”
2004年八一建军节,石明生在原林州市委党校对面,开设门市经营涂料,成立了自家的涂料厂,他谦虚好学,博采众长,终于在2006年4月5日,获准使用“红旗渠牌”涂料商标。他描绘了厂旗,设计了厂徽,创作了厂歌,制定了厂规,形成一套独特的企业文化。他从购买设备原料,到招工操作生产,健康发展,效益渐增,这为他的爱心奉献创造了坚实条件。石明生,这位钢柔的残疾汉子,战胜了和不断战胜着遇到的千难万险,在原有大善灵感的基础上,激情喷涌,演绎出一幕幕波澜壮阔的人生壮剧。
承前启后壮太行
河南省林州市位于太行山东麓,这里苍山巍峨,人杰地灵,世界奇迹人造天河——红旗渠就诞生在这里。历史沧桑造就了像王玉崇、王存龙、栗振林、孙占元、谷文昌、吴祖太、杨贵、李乾元、申学魁等许多英模优秀人物。英雄城市育英雄,辉煌业绩传后人,石明生、刘洋、王生英、李江福、李广庆、郭变花等众多后起之秀,正是沿着老一辈的足迹,高举鲜艳的“红旗渠精神”大旗奋勇前进的渠二代人的典型代表。而石明生更是“阔步林州,昂首太行,畅游天河,感悟精神”,脚踏实地,立竿见影地学雷锋做好人,为林州人民生活增光添彩,为祖国道德建设摇旗呐喊。
曾几何时,2009年8月初,一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李会生的儿子不幸身患脑瘤,陷入困境,石明生闻讯后,冒着自己也刚刚遭遇一场损失25万元重大事故的风险,咬紧牙关连续对他家进行了6年共7次帮扶;2010年一位70岁的老兵栗德正无房居住,石明生闻讯后出资在他租赁的林州市委党校旧址,为这位孤寡老人盖房一间,让他免费居住了整整4年,以修理自行车维持生计。好人做善事义无反顾,多年来,石明生曾捐款修建“李庄八路井烈士纪念碑”,免费为迄今为止林州所有“慈善屋”粉刷装饰,并谱写了一首首勉励他们脱贫致富知恩图报的诗歌……
“涓涓细流汇大海,颗颗爱心凝大善,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石明生精神的感召下,众多人士翘首称赞,纷涌响应。在2014年10月17日全国第一个扶贫日这天,阳光明媚,喜气洋洋,以石明生为首的红旗渠爱心团队光荣成立。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个团队在石明生的模范带领下,在租赁的涂料生产场地面临拆迁的巨大困难情况下,仍积极配合政府城建工作,咬紧牙关坚持着自己的创业和行善壮举。他们向龙山老年公寓捐赠现金和年货;向安阳市部分道德模范和军人军属进行新春慰问;为河顺镇西庄村、姚村镇河西村、茶店镇庙郊村等特困村捐赠涂料;向城郊乡席家洼村、原康镇元康村和合涧镇木簒村贫困老兵和烈士遗孀林建明、石锁林和田桃英等进行帮扶;为茶店镇山拐头村特困户郝福吉、林州二小年仅10岁的白血病学生梁笑瑜等进行捐助……
石明生的“红旗渠爱心团队”雄赳赳、气昂昂,阔步向前,硕果累累。他说:“我们要与‘郭明义爱心团队’等众多公益团体相映成辉, 紧密配合林州市慈善总会的行动,做到地不分东西南北,人无论男女老少,凡所乐为,皆可为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战、出、富、美、善太行’的五部曲之后,争取能再唱出一支‘壮太行’的高歌来,使红旗渠的精神在各行各业能够无限延伸”。为了时刻警醒自己,他受“3.5”和“4.5”分别是“学雷锋日”和“红旗渠通水日”的启发,将频繁用于双拥慈善的“雷锋车”特意挑选了“3545”的车牌号,以时刻牢记“雷锋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团队的集团彩铃更是清脆悦耳、独具匠心,分别是“解放军进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红旗渠之歌”等,把人人敬仰的爱国主义豪情,有机地嵌入到自己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中来。
诗歌励志遏行云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石明生虽然右腿残疾,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好人,而且爱好文学、满腹经纶。他聪明睿智、灵感频发、触景生情、一气呵成,一首首、一篇篇感人肺腑的诗文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令人陶醉、爱不释手。
请看1983年3月,石明生写的描写当时施工场景的一首诗文:“黄骅炮阵施工忙,战歌嘹亮赤旗扬。铁锨喳喳如打雷,车轮滚滚似电光。玉帝天宫欣祝酒,龙王渤海喜推浪。巩固国防卫四化,人民军队斗志昂。”和1998年抗洪救灾时谱写的浪淘沙(战洪水)词:“大水涌三江,洪兽嚣张,繁花葱郁变汪洋。都市田园忽不见,知向何方?万众救灾忙,千军驻防,死守硬拼铸铜墙。上下团结齐努力,重建家乡。”
2006年在纪念红旗渠通水时写到:“4.5漳河穿太行,修渠万代美名扬。饮水常思创业苦,擎旗永续新篇章。”
2014年10月,他获悉林州市临淇镇存龙村将要建设国防教育基地和生态园时,结合以河南省最年轻烈士王存龙的名字命名该村村名的史实,赋诗一首,著名的老知识分子申鸿德先生闻讯后主动泼墨,被村委会连续复印了5幅,分别挂在醒目之处。诗曰:“革命烈士王存龙,林州临淇存龙村。寒苦出身早当家,濒危仗义无逡巡。参军保民剿顽匪,辉县殉职成锦春。年虽十七寿龄小,晨星闪耀迎彩云。”并毅然向该国防教育基地捐款一万元。
2014年12月22日,由于复杂的拆迁问题未能及时解决,石明生的创业和生活经受了有生以来极端的煎熬和洗礼,他满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用泣血的心发出了一腔充满不屈不挠坚强奋进精神的誓言:“兴业报国三十年,爱党拥军五十万。虎豹呲牙阻前进,武松孤胆仍登攀。虽逢雷雨猛击首,笃信虹桥浮眼前。退伍心红苦作餐,身残志钢谱新篇。”他激动地说,有人说我是无牙的虎,无枪的兵,这是对我一向助人为乐言行的曲解,认清恶意的违法坑人言行后,我也同样会拿起抗争的武器,惟其憎爱分明,方可具备完整的“雷锋精神”,他随即又拿出一首于2015年5月25日写出的一首言志诗当众吟咏:“创业熬煎尝苦果,身残奉献未退缩。扶贫捐款拖伤腿,慰军携衣颂英模。六助老兵无悔意,频献爱心印洒脱。粗茶代酒歌一曲,智善加身义更多!”其慷慨激昂,溢于言表,其勇酬壮志,令人拍案!
2015年6月8日,他耳闻目睹湖北监利沉船救灾的动人情景,几次欲亲赴现场救助未遂后,表达了自己当时的感想:“岂有天灾压人垮,沉舟监利众舸拉。主席骤下施救令,总理飞驰设援法。战士如龙游鄂荆,民兵穿甲靓绿花。黄丝带里含挚情,重症房中认干妈。厨房热煮公益餐,宾馆忙开免费家。网议公平无妄语,新闻旭日伴晚霞。仙国乍聚数百鹤,大地祈福千万花。壮遏行云咏心曲,中国大义传海涯。”
2015年7月1日建党94周年欢庆,它结合林州当代出现的三位名人,写下了感人肺腑的诗篇:“杨贵刘洋谷文昌,红旗渠畔谱华章。镰刀斩尽荆棘灌,铁锤夯平坎坷冈。大河扬帆观苍海,长城舞旗靓宇乡。高德所向无不胜,试看炎黄代代强。”
2015年8月12日晚11时20分,天津瑞海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剧烈爆炸,造成了惨痛人员伤亡事故和巨大财产经济损失,石明生对英勇赴难的消防官兵和其他军地人员的救助壮举深深震撼了,尤其是获悉习主席、李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发出“英雄无编外”的感人口号后,石明生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于农历“七七情人节”,连夜赶写了一首抒情诗:“七夕忆天津,月色晴转阴。爆炸碎健肌,烟云熏壮心。千车变废铁,百人成焦身。绿苑溢污液,浊气飘四邻。军民战水火,消防勇搏拼。近平总牵挂,克强常躬亲。英雄无编外,烈士俱安宁。全市共哀悼,举国同发奋。织女望河怅,牛郎乘雀临。携手念凡尘,并肩弹瑟琴。挥笔赋新曲,咏诗当赤金。天宫诵善愿,大地传慈经。八方聚众仙,万盏逢知音。但愿人长久,中华褔万顷”。
2015年9月3日,我国在北京举行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大阅兵,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夫妇、俄罗斯总统普京和韩国总统朴槿惠在内的世界多国首脑云集北京,盛况空前,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随着习近平主席的郑重而庄严的“裁军三十万”的宣告,石明生又一次以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朴实情怀,提笔赞颂:“九三阅兵念抗日,岁历七旬如眼前。卅万裁军语惊世,多国聚首争点赞。和平崛起不称霸,备战防危无古艰。后师常四老前辈,中华盛世新页掀。”他同时编写的“抗日胜利70周年三句半”等,也被市民们争相传阅和自发演唱。
石明生还出版了自己的著作《我是一个兵》,内容分“爱党篇、拥军篇、奋斗篇、为民篇”等十万多字,是含诗词、散文、书信、留言等多种文体的一部杰作,文章丰富多彩,字字掷地有声、豪情万丈,令人宛如其中,感同身受,胜似饱尝一顿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河南省濮阳市原政协主席魏哲彬老先生用拳指书法为他题写了一首令人心潮澎湃的一首励志诗:“红旗渠畔雷锋颂,退伍光荣一老兵。爱党济民扬正气,拥军优属动衷情。修身养性志澎湃,创业守诚意纵横。中国好人心似火,满腔热血露峥嵘。”林州市诗词学会郝顺才、王现昌等众多会员也争相吟诗赞颂。
中共反腐、习主席新政、党庆、国庆、军庆等重大节日,石明生总要有感而发,据粗略统计,他写的诗歌已达一千余首,在多种报刊上发表20余首,收入《我是一个兵》中达300余首。由他亲笔作词、安阳市电子信息学校校长徐用昌免费谱曲,林州广电总局呼国正呕心编曲的《战友之歌》、《老兵之歌》、《员工之歌》、《红旗渠赞歌》、《爱心团队队歌》等,曲调优雅,旋律激昂,堪为上乘之作。
硕果辉映红旗渠
石明生,这位红旗渠畔弘扬正气的佼佼者,气壮山河,敢为天下先,为林州市、也为河南省、全中国增添了光彩。他始终遵循“爱党拥军、兴业报国、学习雷锋、实惠民生”的崇高理想目标,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各种磨难,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地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义达50多万元。汇同1998年抗洪救灾至今连续欢送入伍新兵和捐助红旗渠建设者等一系列善举,使受益者达1000人次之多,先后带动约500人的社会闲散人员,加入他的创业和善举队伍中来。“惊世喜闻动地哀,甘洒热血写春秋”。辛勤的汗水必然浇灌出丰硕成果。几十年来,党和人民授予石明生的荣誉称号纷至沓来。石明生曾参加过林州市十大优秀青年评选、十佳农民标兵评选、河南省优秀复转军人评选、感动中原人物评选和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先后获得“双拥模范”、“慈善模范”、“身边雷锋”、“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20多种荣誉称号。2012年3月,林州市人大主任、林州市慈善总会会长翟建周挥毫泼墨,为石明生题写“红旗渠畔活雷锋”。2013年2月28日,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张维新先生亲临石明生企业指导工作并题词:“我曾是个兵,永远为人民”,同年4月5日“红旗渠通水日”,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原兰州军区司令员李乾元将军,原中央警卫局局长申学魁将军,分别与他合影签字,为他的《我是一个兵》题写书名。2014年9月,河南省人大秘书长张启生在获悉石明生的动人事迹后,欣然命笔题词:“红心永不变,慈善情意浓”。2014年国庆期间,老书记杨贵欣喜若狂,对石明生倍加赞赏,亲笔题词:“红旗渠传人”。林州市民自发的为他编写的豫剧《好人石明生》和同名歌曲在社会上争相传唱,并被搬到了百度网上。2015年6月中旬,石明生光荣地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中国时代风采表彰大会,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并为他颁发奖牌。喜事接连不断,2015年七一建党94周年之际,石明生又被荣幸的评为共产党员经营户,并为他颁发了奖牌。全国著名书画家、作家如唐人、李英献、周恒德先生等,也在他自费庆祝建党94周年的活动前来祝贺馈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上这些诸多荣誉无不渗透着石明生的心血和汗水,也无限倾注着他妻子侯花连和儿子石翔宇、女儿石晓宇、女婿索振永以及以周会芳为代表的全体爱心团队队员的拳拳红心。石明生和他的“红旗渠爱心团队”犹如星火燎原之势,必将燃遍全中国,让千千万万个雷锋在茁壮成长。巍巍太行挥手向你们致敬,滔滔黄河放声为你们纵情歌唱。你们是时代的先锋,你们是祖国的栋梁,你们是未来的希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愿石明生及其红旗渠爱心团队像百花园中的一支鲜艳的牡丹,阿娜多姿、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责任编辑:bj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