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责任
浙商在大连
2018-09-07 16:21:50    慈善公益报

 新时代 新作为 新合作

浙商在大连

5.jpg

5.jpg

图为大连浙江商会会长邹云光与大连贸促会会长张凯华就浙商发展交流中。

 

         新时代开启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新篇章,“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商精神更影响和推动着“中国梦”的复兴之路。在美丽的黄渤海之滨大连就有着这么一个优秀的群体,他们把浙商的智慧与情怀默默地奉献给第二故乡。改革开放40年来,浙商已经成为辽宁大连经济领域中一支十分活跃且不可或缺的力量。
 
  整装工厂:
20余家浙企联手奉献浙商智慧
 
      8月18日上午,由大连浙江商会主办、金普新区温州商会和大连宁波商会共同协办的“浙商联整装工厂开业庆典”在大连市甘井子区嘉华古典家具厂举行。 
      原大连贸促会会长张凯华,大连甘井子区工商联主席崔丽光,大连南关岭街道人大党工委主任张玉荣、经济办主任兼商会秘书长郑文涛,大连浙江商会会长邹云光、秘书长杨金发和部分副会长,金普新区温州商会、大连宁波商会等商会领导出席了庆典仪式。
      大连浙江商会副会长杨东平代表浙商联整装工场第一批20家发起企业发言。他介绍说,浙商联整装工场是由大连浙江商会牵头发起,由商会副会长企业——嘉华古典家具厂免费提供2000平场地、由20家和装修相关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组成。本着“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互相协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创新商业运营模式,为大连人民提供一个省钱、省心又省时的一站式装修、采购服务平台。同时,也是发扬浙商团结有爱、创新拼搏的精神,为在连浙商打造一个合作共赢的实战平台。
      大连浙江商会会长邹云光表示,像以往那样“单打独斗闯商海”的商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新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这就需要将更多的企业和产品整合起来,形成航母效应,凸显团队作战的巨大优势,让客户有更多的选择,让客户享受最好的服务和最便宜的价格。
      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大连新天百掌门人邹云光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不仅实现了创业梦而且带领大连浙江商会一路向前。
 
   浙商群英:
30余年深耕创业传播浙商精神
 
      大连浙江商会成立于2007年6月,是经大连市民政局批准并注册、大连市政府经合办主管的一级商会。商会现有会员近300家,创办企业400多家。从事的行业涵盖生态环保、房地产、大型百货商场、灯具批发销售、大中型装修装饰、国际国内贸易、金融、期货、融资担保、服装生产和加工、家具制造和销售、水产养殖与加工、餐饮等。2015年8月,经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浙江商会的领导成员,大连新天百集团董事长邹云光任大连浙江商会会长。2017年2月大连浙江商会与深圳、青岛、厦门同齐加入浙江总会,隶属于浙商总会管辖下的省级商会,现已成为大连颇具影响力的知名商会。
      据悉,30多年来,约有600万浙江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到世界各地闯荡和创业。仅在大连地区,目前就有7万多浙江商人,他们创办了3500多家企业,总投资达到500多亿元,安排下岗就业岗位20多万个。浙商已经成为大连经济领域中一支十分活跃、不可或缺的力量。而且除了经商,还有一批浙江人工作在科技与文化教育领域,成为那里的骨干力量。
      大连浙江商会始终坚持以乡情为基础,以商人为主体,以文化为底蕴,以科技为先导的办会原则, 不断完善商会的组织机构,加强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分工负责、认真落实,使商会在践行办会宗旨、服务会员企业的实践中健康发展。
      商会还积极参与省、市政府组织的各类经贸洽谈和招商活动,先后组织百余人到杭州、宁波、温州、重庆等地参加和协助省、市政府的经贸洽谈和招商活动,为促进浙连两地的经济交流和大连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还与大连普湾新区合作创建了普湾新区的浙商产业基地,努力为大连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商会始终注意解决会员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贷款融资需求,迄今为止与30余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多家会员企业解决融资贷款共计7亿多元。
      商会历来十分重视文化建设,重视会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以人为本,全方位、多渠道地经常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旅游、教育、培训活动,丰富会员生活,提高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商会的凝聚力,使会员入会后,有乡情的温暖,有文化的熏陶,有事业的发展,还有多彩的生活。
      2013年,商会成立了党支部,在商会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商会始终不忘社会责任,热心慈善事业,坚持回馈社会。对内积极为商会内部患病和经济困难的会员组织爱心捐款;对外创办爱心学校,资助教育。商会曾为庄河市第三高级中学捐赠10万元,支持学校教育改革。
      经过多年发展,大连浙江商会已成为大连颇具影响力的商会,为大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浙江商人,演绎了一方商帮的崛起、豪情、智慧与成功,面对未来,他们将一如既往地为着共同的理想而前行。杭州市政府领导曾高度赞扬大连浙江商会是政府的好帮手,会员企业的主心骨,为大连、浙江两地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桥梁纽带作用。
 
    商会头雁:
36载入世苦行彰显浙商情怀
 
      20世纪80年代,有“服装之城”美誉的大连,给邹云光提供了原始积累的温厚土壤。1983年,18岁的懵懂少年邹云光怀揣创业梦,果断背着四大包几万粒纽扣,漂洋过海只身来到大连,挤进大连服装领域,开始了一个成功企业家背井离乡、艰辛创业之路。
      经过5年打磨历练,邹云光于1988年在大连成立永连服装配料公司,寓意永嘉和大连。邹云光说,就在那一年,大连开始举办首届服装节,此后多年里,大连服装的流行趋势影响着全国。风行云起中,他赶上了这股产业潮流。
     大连服装节经过十多年辉煌之后,从21世纪初开始停滞不前。在这种情况下,邹云光在质疑声中逆潮流而动,入主大连富田洋服。 “富田洋服”曾是东北三省服装的第一品牌,然而,2003年4月,富田开始停产并进行资产清算和转卖。富田15年经营的终结,似乎佐证了当时大连服装的经营风险。但是,邹云光恰恰是看中了其中的“机会”,他以1000万元整体购买了大连富田,并组建新的大连富伸服装有限公司。
      邹云光是一位很有情怀和担当的企业家。当年,他不满足于在服装界做得风生水起,果断抓住机遇进军百货业。从2007年到2011年,邹云光联手几位浙商相继买下位于大连商业中心地段的天津街天百北楼和南楼。一统南北天百,意在唤醒失落老街。“我最早做纽扣,就是在天津街这条当年最时尚的老街起步的。”邹云光说,这就是他与天百的缘分,也是他与大连时尚产业的缘分。同时,他认为,尽管现在的天津街有些寂寥,但作为一条拥有百年历史的商业老街,商业积淀和文化积淀都是相当深厚的,它复兴的价值毫无疑问。
      据了解,邹云光目前正在配合大连市新一轮天津街改造,拟联合发起以重现天津街繁荣为宗旨的新天百改造项目,将成为大连进入新时代的一大杰作。
      纵观邹云光一路走来的创业史:从1983年只身“闯关东”,到1988年成立永连服装配料公司,凭借着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诚实守信商业精神,短短几年时间公司已初具规模,奠定了永连的事业基础,完成原始资本金的积累;收购“富田”服装企业,更彰显了他的胆识魄力和独特的商业视角。彼时的大连服装业已经呈现低迷状态,但邹云光对国家政策和市场的行情做了充分分析,经过一系列运作策划,把“卡洛佳”打造成国际服装品牌;2007年到2011年间,邹云光等浙商联手买下天百北楼和南楼。36年来,邹云光见证了大连服装、房地产、百货等产业的跌宕起伏、潮起潮落。作为产业大军中的一员,他也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助推着大连经济逐风破浪。
      浙商为什么能有今天的影响与作为?邹云光认为,浙江所处地理环境人多地少,交通不便。浙江人便会想着从山里走出来,哪怕背井离乡到陌生的地方打拼扎根。这种强烈的求生、求发展的欲望和不安于现状、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善于学习的精神代代传承,驱动整个浙商群体不断发展。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浙商精神也被赋予新的内涵,即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兴业报国的担当精神、开放大气的合作精神和诚信守法的法治精神。
      时光俨然,在全国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际,新一轮改革开放即将起航,以邹云光为代表的在连浙商回首艰辛打拼的历程,盘点实现创业梦的硕果,谋划着新的圆梦蓝图。在领头雁邹云光的带领下,大连浙商又将开始新一轮的扬帆远行……(吴正良  修文学)
 
     
3.jpg
图为会长邹云光在整装工厂开业仪式上致辞。
 
 
4.jpg     
图为副会长杨东平代表整装工厂讲话。
 
 
6.jpg
图为整装工厂开业剪彩。
 
 
2.jpg
图为整装工厂分会场开业现场。
 
 
9.jpg     9.jpg
图为邹云光会长企业之一,大连新天百(大楼)有限公司外景。
 
 
7.jpg7.jpg 
图为邹云光会长接受采访。
 
8.jpg
8.jpg
图为杭州市政府及浙江企业家到大连浙江商会交流。
 
1.jpg
1.jpg
图为整装工厂全家福。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