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
以项目为引领资助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
2018-12-10 12:12:21    慈善公益报
      近年来,浙江永康先后有近20个社会服务项目被广泛运用于为老、助残、帮困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随之涌现出一批服务面广、影响力大的公益类社会组织。“以项目为引领,把政府的部分服务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不仅能为群众提供更加专业、有特色的服务,也让这些组织各项能力有所提升,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永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倡导公益事业项目化

  连续3年参加永康市公益创投项目以后,今年65岁的太极拳文化研究会负责人朱有抗,不禁感慨“终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2015年,他和朋友共同成立太极拳文化研究会,想要把太极拳运动推广给更多老年人,但几个月后却感到有些迷茫:“一方面是因为发展目标不够明晰,另一方面则是缺少外界的认可,运营经费也缺乏。”
  同时,永康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金兆飞则发现,在全市大大小小500多家社会组织中,真正活跃度高、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只占小部分。如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弥补政府管理职能之不足?“公益创投”这一全新概念,进入了他的视线。“2014年11月,国务院出台指导意见,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通过实施公益创投等多种方式,为初创期慈善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和能力建设服务。”金兆飞说,与政府购买服务不同的是,公益创投更强调“创”,即由政府确定服务对象和大致范围,再由社会组织根据社会调查结果设计出具体公益项目,通过评审等流程后才能获得资金支持。
  为此,永康市民政局梳理出当下社会公共服务中亟待解决的8类问题,包括:为老服务、助残服务、帮困服务、优抚服务、社区融合服务等,从2016年起每年向社会公开征集公益创投项目。永康市太极拳文化研究会的“太极养生”项目,因其在推动老年人健康干预和健康促进方面的独创性,连续3年获得资助,太极拳运动及其相关文化也随之在永康流行开来。

激发社会组织新活力

  平均每年资助六七个公益创投项目,对每个项目予以5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3年来,永康总共将120多万元财政资金,用以支持19个公益项目,每个参与其中的社会组织,都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一开始,我们主要负责登山救援,后来广泛开展起为老服务。”永康市千喜救援队负责人俞满意介绍说,救援队2015年12月正式成立,每月都会接到几起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的求救电话,一次次的救援行动,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提早防范的必要性。为此,救援队于今年5月启动“为失智老人点亮一盏灯”公益创投项目,负责在全市范围内收集患者信息,并为已确诊的老人发放记录有他们基本信息的黄色手环。目前,救援队已发放黄手环1300余只。
  不断成长的公益创投项目,不仅激发起各个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也吸引来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公益事业。“参加了公益创投后,不仅推动我们在组织架构、项目管控、财务管理等方面更加规范,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获得了政府的认可,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永康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负责人徐美儿表示。(王庆丽  谭孝军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