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公益报(林 夕)在湖南省长沙市慈善总会公益创投项目的支持下,长沙市雨花区孝为先社工服务中心于今年8月至10月在雨花亭街道曲塘社区创新推出“益伴乐龄”为老服务项目,以“传统节日+温情影像”为核心特色,通过“入户流动摄影”与“现场主题拍摄”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老年人打造跨越四季的“时光相册”,用镜头语言记录银发岁月的温暖瞬间,成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创新实践。
七夕当天,78岁的肖奶奶与老伴李大爷在社区祝福墙前拍摄了人生中第一张正式合影。志愿者轻声诵读他们1965年的订婚誓言时,镜头捕捉到李大爷为妻子整理发丝的细腻动作,泛黄的纸页上“执子之手”的承诺与相片定格的笑颜交织成时光的诗篇。活动现场特设的“爱情故事角”里,老人们将相伴多年的心里话写成“银发情书”,与照片共同封存于特制“时光信封”,成为跨越时空的情感见证。
中秋国庆期间,项目组走进92岁独居老人王娭毑家中,这位曾获“先进工作者”称号的老人特意换上藏青色工装,佩戴珍藏的奖章,在“首都节日盛况”海报前摆出俏皮的比心手势。老人感慨道:“年轻时在鼓风机厂上班,国庆都加班赶工,从没见过天安门盛况。”志愿者不仅为她拍摄纪念照,还录下她“隔空看盛典”的视频,存入专属“家庭影像相册”,让历史记忆与当代关怀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重阳节当天,社区精心布置的“重阳氛围拍摄角”成为老人们的舞台。任姨手持油纸伞侧身回眸的瞬间被镜头精准捕捉,茱萸与红伞的古典意象与老人矍铄的精神面貌相映成趣。项目推行的“全流程情感陪伴”服务贯穿始终——拍摄前社工通过深度访谈挖掘老人故事,在拍摄中引导互动释放情感,拍摄后回访完善影像档案,让每位参与者感受到被尊重的温暖。
据悉,“益伴乐龄”项目自启动以来,聚焦老年人情感与精神需求,已构建起“乐龄陪伴”“乐龄安居”“乐龄照片”三大服务板块。在“乐龄照片”板块中,专业团队不仅提供拍摄制作服务,更计划开展老照片修复、短视频剪辑培训,助力老人制作“我的人生纪录片”,让每一段银发岁月都被温柔记录、长久珍藏。项目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帮老人留住时光,更要让他们成为时光的讲述者。”这种“记录+服务”的双轮驱动模式,为老龄化社会探索了有温度的解决方案,也让“老有颐养”的愿景在社区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