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席 玉)“蜀护未来·明眸皓齿·正心立身”健康工程是列入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工作,是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该健康工程采取“慈善+”模式广泛链接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先期试点探索、后期全省推广”的方式,对未成年人近视、龋齿、心理亚健康、扁平足、脊柱侧弯等身心健康问题进行预防、筛查、治疗费用减免等。基金成立筹集项目资金3800余万元。
“正心”健康工程示范点授牌仪式
其中,“明眸”工程通过开展“校园近视普查行动”“近视防控队伍建设行动”“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保障行动”等八大行动,建立“明眸数字”小程序平台,投入医务人员528人,购买普查设备84套,对试点学校的体卫艺老师、校医开展专项培训1100余人次,针对176所试点学校的24.6万名学生开展每年两次全覆盖视力普查,建立学生视力情况档案24.6万份,探索出了“建设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购置一批带不走的设备”的视力普查工作模式,打造了“绵慈护瞳·点亮睛彩”慈善品牌,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
“皓齿”工程项目通过采用“机构+学校+家庭+慈善力量”模式,对81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35.7万学生全覆盖开展口腔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对初筛有龋齿等牙病风险的15万余名学生进行逐一精准筛查,为7000余名儿童进行免费涂氟。组织开展校园口腔健康科普线下讲座2000余场(次)、主题班会14000余场(次)、家长会1500余场,设置校园口腔宣传专栏800余块,举办黑板报7000余期、手抄报20余万份,覆盖儿童健康科普教育30余万人次。建立完善未成年人口腔卫生知识普及、“减糖”行动、口腔健康普查、口腔健康预防治疗等一系列长效工作机制。
“正心”工程实施心理健康测试、数据库建设、检后服务等专项行动,联合南充身心医院、川北医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等单位成立了300余人的工作团队,建设了未成年人心理咨询辅导站4个、心理健康工作示范站20个,对未成年人及教师开展心理测试2次,服务120万余人次,针对未成年人开展初始化访谈2600余人,一对一访谈698人,转介283人;以心理健康科普及培训等方式,服务各类群体400万余人次;以家长课堂等方式,服务家长群体超2万人次;通过开展大型培训7次,培训各级各类教师达10万余人次;构建了“机构+学校+家庭+慈善力量”四方联动服务模式,共同防范未成年人因心理问题引发极端事件,有效保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立身”工程覆盖60.19万名7—17周岁未成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初筛,对体检初筛发现的疑似扁平足、脊柱弯曲的未成年人,组织开展医疗核查1.76万人,并对60名需要配置矫正器具或进行手术矫治的特殊困难未成年人予以资助,开展180余次科普宣传,发布科普文章23篇。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