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项目
慈善花开满校园 —— 记深圳市慈善会“美好善育共筑计划”项目【2023年度全国各级慈善会慈善工作范例·慈善品牌项目】
2024-10-28 08:45:23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陈铭洋)为进一步推动慈善文化进校园,激发青少年关心、支持、参与慈善的热情,广东省深圳市慈善会联合爱心企业和公益伙伴,从2023年发起实施“美好善育共筑计划”项目。



“美好善育共筑计划”项目在南方科技大学启动
 

  项目旨在整合社会慈善资源,推动慈善文化在校园内深入传播,首批资助10个试点学校,以学校为实施主体,开设一堂“慈善公开课”、举办一次“公益研讨沙龙”,开展一期“慈善主题社会实践”、组织一场“校园公益活动”,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慈善文化活动,培养他们的慈善意识和实践能力,传播慈善文化,普及慈善理念,营造浓厚的校园慈善文化氛围。同时,联动学校探索更多慈善文化进校园路径,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环境氛围营造等方面创造特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本,形成“慈善文化进校园”的深圳经验。

  项目实施以来,以善育促德育教育,种下慈善理念的种子,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广泛认可。一是通过组织“慈善公开课”活动,项目成功地在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多所高校中普及了慈善知识,提高了学生们对慈善事业的认识和理解。学生们在参与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慈善的核心理念,还深刻体会到了慈善行为的社会价值。二是通过在深圳承翰学校举办青少年公益实践“无障碍徒步”公益活动,项目成功激发了青少年学生的公益热情。他们积极参与其中,用实际行动去关心和帮助社会困难群众,体验到了公益活动的乐趣和意义。三是项目在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校园慈善公益周活动中,成功动员了众多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的参与。这些组织和企业通过捐款、捐物、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为慈善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形象。四是通过一系列校园慈善活动的持续开展,项目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慈善氛围。学生们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更加关注社会问题,更加愿意参与慈善活动,从而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下一步,深圳市慈善会将进一步探索与首批试点学校的深入合作,在学年内组织开展系列课程和活动,让同学们在课堂中“学”慈善,在讨论中“思”慈善,在实践中“行”慈善,在活动中“扬”慈善。在一学年中完成本系列活动的同学将被授予“青年公益+”荣誉称号,由深圳市慈善会联合学校颁发荣誉证书,以形成正向的激励引导作用,让公益慈善文化在校园中形成正向循环。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