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项目
用公益温暖每个新春 记天津市慈善协会“迎新春慈善助困”项目
2021-06-21 13:53:25    慈善公益报

用公益温暖每个新春

——记天津市慈善协会“迎新春慈善助困”项目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杜超)“迎新春慈善助困”项目是由天津市慈善协会和各区慈善协会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的一项旨在帮助本市生活困难家庭安心度过“两节”的助困活动。该项目自1995年启动以来,至今已经连续开展了26次,累计接收并发放救助款物超过1亿元。项目于2015年获得第九届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提名奖。

  2021年元旦春节该项目启动后,充分发挥了救助功能,市、区慈善协会上下联动共同救助,本着向困难家庭户数较多的区适当倾斜的原则,向每户发放救助款、物(米、面、油)等合计人民币约1000元。活动启动首日,就收到爱心单位和市民捐赠的助困款共计40余万元。据了解,5000余户困难家庭从此次活动中获益,为天津市政府救助后仍有困难的家庭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难家庭送去了温暖。



天津市慈善协会开展慰问困难家庭活动
 

  “迎新春慈善助困”项目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主题明确,宣传和募捐贯穿于项目开展实施的全过程。项目自实施起就明确了指导思想,即坚持关注民计民生、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尽力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作用,始终把解决或缓解部分特殊困难家庭的困难,作为项目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每年“两节”之前向社会公示实施方案,让老百姓了解活动的全过程。这一做法得到了天津市各主流媒体的积极参与和高度重视,据悉,该项目活动通过媒体的舆论导向,对慈善高度公开透明进行了宣传,提高了慈善活动的影响力和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二是坚持市、区两级慈善协会上下联动。市、区两级慈善协会的联动内容包括媒体宣传、募集资金、确认救助对象、入户慰问的两级慈善协会甚至延伸到街乡镇的联合行动,从而扩大了慈善事业的影响,促进了社会慈善意识的提高。

  三是救助对象坚持困中择困。鉴于募集资金的有限性,项目救助对象的确定,从第一次活动起就坚持了困中择困的原则,坚持对部分接受过政府部门或单位按有关政策的帮助后仍有较大困难家庭进行救助的条件。从救助城乡低保户、特困户延伸到有其他特殊困难的低保边缘户,目前救助重点集中在患大病重病和遭遇特殊困难家庭。相对稳定的确认条件,激发了受助者努力走出困境的积极性,使困难群体中多数人增强了生活的信心。

  作为天津市慈善协会十大传统品牌项目之一,“迎新春慈善助困”项目长期关注民计民生、紧贴困难的低保户、特困供养户、低收入家庭。据了解,截至目前,天津市共有25万余户困难家庭、近百万困难群众受益,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