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把手”再“送一程”
——记内蒙古奈曼旗慈善总会“搭把手”产业扶贫项目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对于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这是一项历史性成就:奈曼旗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底的2591.82元增加到了2020年年底的12833.22元,年均增长30.55%。奈曼旗已彻底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并于2020年3月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旗县序列。
奈曼旗东明镇举行“搭把手”项目收益兑现仪式
这是一曲激荡人心的“脱贫大合唱”,党政用力、各界投入、万众齐心。而在这其中,奈曼旗慈善总会的“搭把手”产业扶贫项目尤显声音嘹亮,铿锵有力。
奈曼旗处于科尔沁草原腹地,属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旗,贫困人口底数大,产业基础薄弱。在国家政策帮扶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发展扶贫产业?这是旗慈善总会一班人反复思考的问题。
经过一系列深入调研,2019年12月,“搭把手”产业扶贫慈善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救助对象锁定在通过村屯初选、乡镇复核、旗扶贫办把关、慈善总会确定的四级筛选机制,选出的老、弱、病、残等贫中贫、困中困“四无九病”人员。旗慈善总会根据救助对象的致贫原因、贫困程度、种养优势和个人意愿,因地制宜帮助他们选择最适合的养殖业项目实现脱贫。受助贫困户每人每年可分得一只70斤以上的成龄羊或1000元现金,既可选择集中托养,也可委托亲朋好友代养,有饲养能力的还可以自养。这样保证连续三年均有收入,从而实现稳定脱贫。
东明镇苏日格图村贫困户刘瑞一家5口,母亲患有脑出血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妻子是聋哑人,小女儿患有门静脉海绵性样变,全家生活极为困难。旗慈善总会考虑到刘瑞一家劳动力缺乏,决定为其出资购羊交与信誉良好的托养户代养,由托养户向刘瑞一家每人每年返款1000元。项目实施至今已返款15000元,有效解决了刘瑞一家的生活困难。
“搭把手”项目实施以来,旗慈善总会共发放扶贫款物价值1677.15万元,每年兑现受益款合计347.1万元,使5520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其中投放善款459.85万元,为3471名刘瑞这样的“四无九病”贫困群众购置基础母羊,走出了一条由“输血”变“造血”的产业扶贫之路。
“搭把手”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支持。奈曼旗中天建筑安装公司捐款100万元,在东明镇达木嘎筒村建设了瓜果保鲜气调库,带动179户587人增收致富。奈曼旗三兴建筑安装公司捐款100万元,在东明镇建设就业扶贫培训中心,对劳动力集中培训,就近安排就业,带动537户650人摆脱贫困。内蒙古烟草公司捐款400万元,在黄花塔拉苏木建设高标准设施农业大棚75个,带动98户301人通过种植业脱贫致富。截至目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向奈曼旗慈善总会捐赠款物合计1677.15万元,为开展“搭把手”产业扶贫项目及巩固脱贫成果注入了源头活水,奠定了坚实根基。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