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统筹优势 助力脱贫攻坚
——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开展“对口帮扶·共奔小康”项目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杜超)对口帮扶和东西部扶贫协作作为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体系的重大创新,是支持和帮助西部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重要路径。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积极发挥行业统筹优势,发起了“对口帮扶·共奔小康”项目。通过“走出去送宝,请进来传经”双管齐下,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群体,广泛募集慈善资金,助力四川、湖北、贵州、新疆、西藏、吉林等对口帮扶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2021年2月,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19年11月,在第六届“西湖论善”上,浙江省副省长王文序为东西部扶贫协作联盟单位授牌
理念是行动的向导,普及现代慈善理念、学习先进慈善经验往往比单纯捐钱送物更重要。每逢“之江公益沙龙”和“西湖论善”等重大慈善活动,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都要邀请四川、湖北、吉林、新疆等对口帮扶地区相关负责人来杭州参加,聆听专家分享,把浙江好的经验和做法传递到对口帮扶地区。在浙期间,组织对口帮扶地区人员参观考察慈善组织和慈善基地,增进相互了解,促进项目对接落地。
根据对口帮扶地区实际情况,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成立东西部扶贫协作联盟,助力对口帮扶工作深入开展,2018年以来累计支出2000多万元。通过签署《浙川慈善(联合)总会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协议》,建立多领域战略协作,向凉山州、阿坝州和广元市慈善总会捐赠慈善(项目)资金190万元,用于青少年帮扶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救助。联合浙江省国资委发动省属国有企业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支持对口地区产业扶贫,已通过总会拨付510万元。持续在四川青川实施“浙川春苗”助教助学项目,9年累计投入460万元项目资金,资助青川县2560名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助力挂牌督战,向四川凉山州捐赠200万元,支持布拖县、喜德县100个贫困村脱贫攻坚。
为建立对口支援和协作地区项目需求库,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还与四川、湖北、贵州、新疆、吉林等对口帮扶地区民政、慈善部门逐个沟通联系,收集122个扶贫项目需求,涵盖助医、助学、助老、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通过微信公众号、会员群、之江公益沙龙等渠道宣传动员,为浙江慈善组织参与对口帮扶搭建爱心桥梁。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慈善会系统及其会员单位,2018年以来共有500多个慈善项目在对口帮扶地区落地生根,带动帮扶贫困人口130多万人次。
作为全省慈善行业组织,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积极搭建桥梁,凝聚行业力量,号召320多家会员单位在扶贫协作地区实施助医、助学、助老等慈善项目。浙江传化慈善基金会计划从2018年起的3年内援建不少于1000所“传化安心卫生室”,服务贫困人口不少于150万。两年多来,捐赠一亿多元,在“三区三州”地区和滇贵黔石漠化区等地的14个贫困县(市),建成1037所和1所“传化·安心卫生院”,超额完成千所卫生室目标,服务村民180万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4万人。并出资10450万元,计划从2018年至2020年,选择在中西部6省区国家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挂牌督战县的对口支援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地区实施250个“新湖乡村幼儿园计划”项目,推动发展学前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其中,项目实施重点区域的云南怒江州建办新湖乡村幼儿园213所,共有6045名孩子受益,全州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将从2017年的58.9%即将提升到85%,基本实现“一村一园”全覆盖。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2020年,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发动全省慈善会系统及会员单位共同向对口帮扶地区捐赠款物10.8亿元,其中捐款8.9亿元,捐物折价1.9亿元,直接受益贫困人口超过280万人次。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