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医疗
用三十载仁心雕琢万份笑颜 —— 西安交大口腔医院任战平团队30年“重塑”万人微笑纪实
2025-06-18 12:02:35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胡运森 陈铭洋)在古城陕西西安的医学殿堂,有这样一位医者:他以显微针刀为笔,以仁心大爱为墨,在唇腭裂患者的生命画卷上镌刻重生的轨迹。他就是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唇腭裂外科主任任战平——这位中华口腔唇腭裂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带领团队承担陕西省慈善协会“微笑列车”项目技术指导与治疗任务,30年间为万名唇腭裂患者实施手术救助,其中“微笑列车”项目覆盖近4000例,让患者的口唇重绽完美笑容。

  今年5月的一天,西安交大口腔医院手术室的电子钟跳至10:29。任战平银发微颤,显微针刀在患者莹莹的唇齿间划出0.2毫米的精准弧线——这是他们的第三次相遇。13年前,3个月大的莹莹完成唇裂初次修复;1岁时,腭裂修复让她喊出第一声“爸爸”;此刻的牙床修复术,正封印最后一道命运的裂隙。器械在无影灯下如游丝般穿梭,恰似在生命艺术品上雕琢时光的纹路。

  任战平的手术记录本上,每个病例都标注着唇裂宽度、鼻翼倾斜角等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的参数。“唇腭裂修复是亚毫米间的战争。”他运用的“唇鼻畸形同期美学修复法”,将唇鼻部亚解剖结构标记为数百个精准点位,定向重建人中、唇弓与鼻部形态。今年,在3D打印导板与美学修复技术辅助下,手术时间从2001年的3小时缩短至1小时,术后鼻对称度提升至97%,语音清晰率达95%。

  2001年,西安交大口腔医院接轨全球最大唇腭裂慈善项目“微笑列车”。24年间,这列公益专车载着希望驶向八方:地理跨度上,从秦岭腹地到雪域高原,跨越5个时区;生命跨度上,救治从72小时新生儿到70岁老人;数字丰碑上,完成近10000台手术(“微笑列车”项目近4000台),术后患者中,23岁的林夏成为直播助农达人,宝鸡青年艾艾参军入伍,成为解放军战士。

  2023年青藏高原寒冬,任战平团队在玉树州医院创下奇迹,在氧饱和度不足的极限环境下,日均完成12台手术。他们用藏语儿歌安抚患儿,被称为“安多方言最标准的汉族医生”。藏族阿妈央金将九眼天珠塞进任战平掌心,说道:“您让我的小鹰能飞过神山了。”这颗天珠如今成为团队的精神图腾。

  56岁的任战平,从住院医生成长为全国顶级专家,带领团队形成“西安交大唇腭裂序列治疗技术管理方案”:唇鼻修复实现自然协调的面部美学形态;腭裂重建恢复语音与听力功能;正颌矫治通过3D打印与多学科联合诊疗,重塑口颌系统功能。

  他主持参与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获“全国微笑列车慈善修复项目突出贡献天使奖”等30余项荣誉,团队足迹遍布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培训全省12家医院开展救助,经治患者占陕西“微笑列车”项目总量的一半以上。

  据悉,“微笑列车”是陕西慈善助医的品牌项目,陕西省慈善协会主管副会长张文亮对任战平和他的团队积极承担“微笑列车”项目实施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任战平身体力行,在“微笑列车”实施中付出了艰辛,奉献了爱心,他不愧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优秀的医疗、慈善工作者。

  在任战平从医30周年时,一份特殊的礼物在医院大厅滚动播放——10000名患者的笑容合成数字长卷,唇裂婴儿成为医学院新生,古稀老人术后对镜练习微笑……正如他所言:“医学的奇迹,是修复人与世界的连接。”

  这把被誉为“现代华佗”的手术刀,仍在三秦大地上续写传奇,让更多患者的口唇在慈善与医术的结合中,绽放灿烂的笑容。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