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曾宪斌)4月13日,青海省慈善联合总会再次伸出援手,组织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10名包虫病患者及家属搭乘火车前往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免费手术治疗。这是该会2025年实施的第三批跨区域医疗救助行动,也是“藏区千名困难家庭包虫病患者救助行动”的重要延续。
青海省第三批包虫病患者从西宁站启程赴新疆接受免费治疗
包虫病是一种由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西部农牧区高发,严重威胁群众健康。青海作为包虫病流行重点地区之一,部分偏远牧区受限于医疗条件薄弱、群众防治意识不足,许多患者长期面临“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为此,中华慈善总会联合青海省民政厅、青海省慈善联合总会等机构,于近年启动“藏区千名困难家庭包虫病患者救助行动”,构建起“慈善组织+医疗机构+属地政府”三级联动机制。数据显示,仅2024年,联合工作组便在玉树、果洛等藏区累计筛查疑似病例783人,确诊适应症患者260人,完成免费手术救治75人。
作为项目重要执行单位,青海省慈善联合总会充分发挥枢纽作用。针对玉树州囊谦县等包虫病高发区域,联合基层民政部门开展地毯式筛查,通过“线上发布+入户宣讲”精准触达目标人群。医疗团队对疑似病例进行专业评估,确保患者符合手术指征。针对交通不便、语言沟通等难题,工作人员深入牧区逐户讲解政策,协调铁路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实现从筛查到转运的全流程保障。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国家包虫病防治临床重点专科单位,组建专家团队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并全额承担医疗费用。
此次第三批患者救治工作在前两批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流程。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特别安排专人对接,在购票、候车、乘降等环节提供便利服务;随行民政工作人员携带双语(藏汉)医疗手册,全程跟进治疗衔接;患者家庭还可获得临时生活补助,切实减轻异地就医负担。
青海省慈善联合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不仅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实践,更是慈善力量参与第三次分配、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探索。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与中华慈善总会、新疆医疗机构的合作,一方面扩大筛查覆盖面,建立“发现一例、救治一例”的动态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加强防治知识科普,通过牧民夜校、移动医疗车等方式提升群众卫生意识。同时积极筹措社会资源,探索建立包虫病防治专项基金,为更多困难家庭筑牢健康防线。
从三江源头到天山脚下,政府、慈善组织与医疗机构多方协作,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正为高原牧民铺就一条充满温度的康复之路,彰显着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与公益慈善力量的深度融合。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