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医疗
温情铺就康复路
2025-02-24 08:59:32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付婷杨)精神康复,又称“心理社会康复”,是康复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生物、社会、心理的各种方法,使患者由于精神残疾所致的社会功能缺损得以恢复。2025年新春伊始,多地慈善组织与政府部门携手,以温情为桨,为精神障碍患者开辟了一条从身心恢复到社会融入的温暖之路。

  1月23日,“让碍有爱——精神障碍康复驿站”揭牌仪式在山东省聊城市莘镇顺利举行。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康复驿站,与精神障碍康复对象现场进行了插花、剪纸活动。随后,围绕促进古城镇精神障碍康复人员再就业,前往古城镇柳编厂进行了参观考察。精康驿站工作人员表示,将以“关爱、支持、康复、融入”为宗旨,以康复驿站为载体,整合康复、心理、社工等多方面资源,针对性地向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专业康复、用药指导、心理疏导等服务,通过社交互动、技能训练、兴趣培养等丰富的活动,助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正常生活,切实减轻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压力。

  2月10日,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该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举行。此次签约内容包括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者开展非遗文化体验课程、培训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者掌握非遗技艺等。此举不仅极大提升天涯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质量,同时为拓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者的就业渠道提供有利条件。“黎陶、黎锦、黎族藤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是黎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天涯区相关负责人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者参与非遗黎陶、黎锦手作和黎族藤编等培训课程,能够了解非遗文化所蕴含的黎族文化和历史,促使他们提升文化自信,创造个人价值,获得社会认同,成功回归及融入社会。

  2月19日,“破茧成翼”精神康复患者社会融入系列活动在安徽省明光市温情上演。此次活动由明光市民政局、花园社区康乐驿站以及嘉禾社工携手开展,旨在帮助精神康复患者克服内心恐惧,更好地融入社会。活动让精康患者担任志愿者,鼓励他们勇敢突破自身恐惧。这些曾经被精神疾病困扰的患者,在社工的耐心引导和支持下,鼓起勇气,邀请市民填写调查问卷。“这一过程对他们而言,不仅是挑战自我的尝试,更是迈向社会融入的重要一步。”活动工作人员表示,在与市民的互动交流中,精神康复患者们逐渐打开心扉。

  从治疗到康复,从封闭到开放,这些活动不仅让精神康复患者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与社交能力,也让更多人了解到精神康复群体,减少对他们的误解和偏见。同时,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为精神康复患者创造了更加包容、友爱的社会环境,助力他们真正融入社会,拥抱美好的生活。眼下,各地正以更细腻的笔触描绘精神障碍患者的未来,折射出社会的温度。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