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公益报(席 玉)10月23日,由北京市海淀教育基金会发起的“益心讲堂”项目启动仪式暨首场公益讲座在北京一零一中学双榆树校区举行。
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主任牛晓莉,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佟仁城,人文学院教授李大光,离退休管理办公室主任、关工委副主任周晓慧;北京市海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郭涵,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双榆树校区执行校长姚欣波等领导与嘉宾齐聚现场,共同见证“益心讲堂”项目落地。仪式由北京市海淀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媛主持。
郭涵表示,北京市海淀教育基金会致力于汇聚社会资源,支持海淀教育高质量发展。“益心讲堂”以“用公益之心点亮教育之光”为核心理念,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多元、高质量的公益平台,将高校的前沿思想、企业的创新实践、各领域大家的智慧阅历,系统、持续地引入中小学课堂,激发孩子们对知识的好奇、对探索的渴望,为海淀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注入坚实的公益力量。
佟仁城认为,“益心讲堂”是一次全新的教育创新实践。北京市海淀教育基金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链接社会优质资源,推动高校科研力量下沉至中小学,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对孩子而言,通过讲堂学习掌握观察方法、培养思考能力、提升分析素养,从而建立科学思维模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姚欣波在致辞中提到,学校将以“益心讲堂—科学教育基地”为依托,让前沿科技在学生的思想中迸发火花,让人文精神在青春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助力构建“大中小一体、家校社协同”的育人新格局,为国家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学生代表王若溪表达了同学们对“益心讲堂”的期待。她说道:“我们期待在这里收获知识,传递善意,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科学家走进校园,为我们解开科学的奥秘和精彩。未来,我们要以公益使者为榜样,心怀天下、关注社会问题,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社会作出贡献。”
牛晓莉在讲话中肯定了项目的创新价值。她认为,项目通过资源整合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和重要实践。中国科学院大学关工委将持续整合高校资源,为“益心讲堂”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在项目启动仪式环节,各方领导上台共同启动“益心讲堂”公益项目,标志着“益心讲堂”正式扬帆起航。
随后的授牌仪式上,北京市海淀教育基金会向北京一零一中学双榆树校区授予“益心讲堂—科学教育基地”牌匾,标志着该校正式成为项目首个落地实践校。
活动中,李大光作题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公益讲座,为460名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知识盛宴。李大光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围绕地球生态问题、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的努力等方面展开了详细阐述。他通过大量的案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启发学生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讲座过程中,同学们听得全神贯注,积极与李教授互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据悉,此次“益心讲堂”启动仪式暨首场公益讲座的成功举办,为海淀区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公益力量。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益心讲堂”将成为连接优质社会资源与校园教育的重要平台,为海淀区的学子们照亮成长之路,推动区域教育朝着优质、均衡、创新的方向不断发展。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