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王 杰)日前,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邮电支路社区综合体八大主题公益服务空间正式交付给公益商家,以社区食堂、慈善超市、共享书屋、儿童托管、养老服务等全龄友好服务的公益慈善联合体正式亮相,通过“空间换服务+微利可持续”创新机制,实现运营公益支持金共计53万余元,“市场化自我造血式公益模式”初步成形。
据了解,黄桷坪街道将3000余平方米的社区综合体进行科学规划,开放80%以上社区空间用于“市场化+慈善公益”融合探索,无论是“一老一小”,还是青年创新人才,都能在社区综合体找到属于自己的大本营。
社区食堂试运营期间成为居民的用餐首选,单日突破用餐人数300余人;儿童空间根据辖区实际需求,为0-14岁孩子提供托育服务与托管服务;慈善超市创新“公益积分双向流通”模式,志愿者可用积分兑换商品,在爱心人士或企业捐赠物品慈善义卖专区,雇佣残疾人精准就业帮扶,同时每件售出商品按20%比例注入社区公益慈善基金。
这种将公益属性与商业逻辑有机结合的实践,形成了商家获客引流、居民得实惠、社区增活力的多赢格局。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