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张雨嘉)“慈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更是为了凝聚人心,传递社会正能量。”“我们的帮助虽然是微小的,但这些点点滴滴,都将汇聚成我们深深的爱。”在江苏省常熟市中小学《慈善读本》优秀心得征文学生代表座谈会的现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聊着慈善,温暖、爱意包围着在座的每一个人。
在常熟市慈善总会的支持推动下,常熟市教育局已连续两年将万册《慈善读本》免费发放到全市小学五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生手中,让全市中小学生均能拥有阅读《慈善读本》的机会。4年前,常熟市教育局和常熟市慈善总会联合发布的“慈善文化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结出了累累硕果。常熟市慈善总会还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了“慈善文化进校园”示范单位的称号。
慈善文化进校园,第一步就是要将慈善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在被称为“积善乡”的辛庄镇,辛庄中心小学率先开启了“慈善进校园”活动,建成百米慈善长廊,打造学校德育建设新载体。
慈善文化进校园,也要将慈善理念深入教学机制。常熟市孝友中学开发《孝友德育》《孝友传承》等校本读本,建成“孝·友”文化课程基地。梅李中学实施“行孝悟爱”孝爱品格涵育行动工程,开发《孝爱梅李》校本课程。实验小学实施“邑学守真,择善寻美”教育工程。
慈善文化进校园,最终要将“善意”落实到行动。孝友协作型教育集团的9所学校与民进常熟市委共同开展了给贵州偏远山区孩子捐书的活动。报慈小学“日行一善,培养美德好习惯”成了慈善文化教育的品牌。张桥中心小学鼓励学生将每日善行记录在《德美少年行动手册》上……慈善文化进校园,除了校园慈善百花齐放外,全市范围的慈善活动更是精彩纷呈。
从2020年开始,常熟市慈善总会和常熟市教育局连续3年开展《向上向善》《从善如登》征文活动,全市有97所中小学学生参加活动,共收到2354篇作品。孩子们通过书写关注、记录身边的爱心人物和慈善故事。
2021年,中小学“行善真好”书法比赛收到全市4235名学生提交的参赛作品。这些作品中既有字面直接涉及“慈善”“行善”等内容的短句、成语,也有含蓄表达慈善文化内涵的诗文。
2022年,“善美常熟”中小学慈善诗歌原创作品展示活动将孩子们身边的慈善搬到了舞台上。作品包含朗诵、戏曲弹唱、诗配舞、情景剧等多样表现形式,有的歌颂琴川人齐心协力,用无畏与坚定谱写一章章爱的诗篇;有的描绘每天校门口的红马甲志愿者用善意的提醒、温暖的搀扶定格出的最美风景。
“慈善既是一种爱心表达,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必须从娃娃抓起。”常熟市慈善总会会长徐永达说。常熟市慈善总会将把“慈善文化进校园”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融入日常工作中,通过不懈努力,探索一条基层慈善总会全面推进“慈善文化进校园”的新路径。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