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郭馨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南漪社区的王某某,2023年大学毕业后走上了秦淮区教师岗位,7月拿到人生的第一份工资,首先就捐款2000元。徐某某是一名孤儿,2023年9月参加工作,11月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今年5月又参加了“‘六一’微心愿”捐助活动。据了解,王某某和徐某某都是高淳区慈善总会多年资助的对象,他们曾在家庭困难时接受慈善帮助,又在学有所成时接过慈善接力棒,怀着感恩的心,践行诺言,回报社会。高淳区慈善总会多年来开展的慈善文化进校园建设,如今已开花结果,爱撒高淳。
近日,高淳区慈善总会和区教育局联合召开“校园慈善文化建设”推进会,会议总结近年来校园慈善文化建设工作,查找不足,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全力推进慈善文化进校园工作由点到面全面铺开。会上,高淳区副区长邱峰、区慈善总会会长孔德华向区实验小学、东坝中学颁发了“慈善文化建设”示范学校铜牌。
据了解,慈善文化进校园建设如今取得的成果,得益于近年来高淳区慈善总会狠抓四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全面发动,师生参与。2022年8月,高淳区慈善总会与区教育局联合开展“我身边的慈善故事”主题征文活动。广大师生开动脑筋,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群,挖掘收集仁爱友善、助人为乐的典型事例和凡人新事,写出征文,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开展自我教育,推进慈善文化进校园点上开花,面上结果。
其次,是送书入校,提供教材。近两年,高淳区慈善总会广泛采集慈善史料,集中力量编撰《高淳历代慈善名流》《九城十三溪》两本大型地情文化书,总计70万字。书中详细记载了高淳历史上150多名官员乡贤扶弱济困、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事迹,作为慈善文化进校园的教材。今年5月初,将书籍送到全区32所中小学。同时与中华慈善总会联系,购买“初中版”“小学版”慈善读本1000册,全力支持学校开展慈善讲座、主题班会,推进立德树人慈善实践活动。
三是助学解困,覆盖全区。2018年以来,高淳区教育局、区妇联和区慈善总会整合社会资源,募集资金和物资,分别于每年5月下旬和8月下旬,集中开展 “六一”微心愿、“圆梦大学”两场助学活动。两个助学项目,不留死角,覆盖全区困难家庭的小学生和大一新生。区慈善总会经常走进学校开展慈善助学活动,让困难学生享受慈善阳光,启发学生树立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善心理念。去年,高淳区慈善总会联合赵德生、强桂香、张萍、曹建保、释果海等企业负责人和爱心人士,在中专校、漆桥中学、固城中学、砖墙中学设立慈善助学基金,开展多场助学活动,发放助学金与学习用品价值100多万元,资助困难学生1700多人。
四是凝聚善缘,重视实践。2023年“99公益日”,高淳区慈善总会联会实验小学,发动师生参与网络募捐,初见成效,募集资金2万多元。区教育局也发动各中小学线上线下“一起捐”,累计近3万人次参加此次活动,捐款超过12万元。这说明慈善文化进校园具有很大的潜力、感召力、影响力,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此次会议上,高淳区副区长邱峰要求区教育部门、各街镇慈善分会积极作为,主动与中小学对接联系,围绕“知善”与“行善”,做好活动指导,搭建慈善平台,引领学生广泛参与慈善公益实践,培育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