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王 成)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镇牛形岭上,一座雄伟建筑巍然矗立,苍松翠柏掩映下,楼体两侧镶嵌的毛泽东手书“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8个大字熠熠生辉。这里就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3月9日,由中华慈善总会、共青团萍乡市委、萍乡市慈善会、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联合举办的2024年中华慈善总会“红心闪闪 急救课堂”(萍乡安源站)应急救护培训活动在此举行。来自萍乡学院、萍乡技师学院、萍乡中学、萍师附小的学生,以及纪念馆保卫科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近300人参加活动。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日益提升,应急救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全民“必修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在提案中建议:将急救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将急救知识和技能作为中小学必修课,将急救考试作为高中毕业必要科目,多渠道加快普及“教科书式救援”。此次培训活动是中华慈善总会“红心闪闪”项目办面向萍乡各年龄段学生举办的一堂集急救知识普及、技能培训与实操演练为一体的专业课程。
培训活动由萍乡市慈善会秘书长朱清远主持。他在致辞中就应急救护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希望全体参训者能够认真领悟“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积极学习应急救护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开始前进行了简约的捐赠仪式,中华慈善总会向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捐赠两台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设备,用于守护工作人员及游客健康。
培训环节,中华慈善总会“红心闪闪 急救课堂”两位志愿者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急救理论知识以及AED运行原理,并结合CPR(心肺复苏)等应急救护技能和注意事项,完整演示了正确操作方式。实操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体验心肺复苏按压及AED使用等。互动环节,培训老师对大家的疑问进行了解答。
来自萍师附小的少先队员纷纷表示,“红心闪闪 急救课堂”活动很有意义。“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可以根据AED的语音提示正确使用AED。以后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我可以勇敢地合理应对。”一位少先队员说道。
来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志愿者说:“中华慈善总会‘红心闪闪 急救课堂’活动生动活泼,现场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很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向小学生传播应急知识,让更多学生拥有自救与互救能力。”
安源是红色革命圣地,也是“红领巾”的诞生地。中华慈善总会“红心闪闪 急救课堂”的第一站放在安源,第一堂课面向中小学生,具有特殊意义。中华慈善总会“红心闪闪”项目办负责人表示,安源是“红心闪闪 急救课堂”培训活动的起点,今后,中华慈善总会还将继续联合全国各地爱心企业、单位和慈善组织举办更多“急救课堂”活动,使之逐步成为一个系列、一个品牌,为普及传播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全面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