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慈善新闻
汇聚慈善力量 助力区域发展 —— 渭南市临渭区慈善协会慈善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4-01-24 10:48:37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王学军)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慈善协会成立十年来,以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和《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坚持慈善公益宗旨,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初步形成党政支持,各方配合,公众参与,全民分享的慈善工作新格局,在全区营造了良好慈善氛围,促进慈善事业跨上新台阶。全区共募集慈善款物7496万元,设立基金1160万元,惠及辖区困难群众(学生)20万人次,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和谐和区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临渭区慈善协会荣获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组织)奖,三次荣获陕西省三秦善星奖和省市慈善会全面工作各项多种单项奖等。

动员各方参与 实现募集突破

  临渭区慈善协会抓好款物募集,充实慈善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动员全民参与,坚持集中捐赠和日常捐赠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区内和区外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捐赠效果。

  营造良好捐赠氛围。利用每年9·5慈善日和陕西慈善周,临渭区慈善协会联合民政局、乡村振兴局,在市区中心广场开展慈善法集中宣传活动;创办《临渭慈善》专刊,建立协会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慈善工作联络群,宣传慈善法规,交流工作经验,宣传慈善先进典型;制作慈善宣传展牌和《慈善画册》,展示活动亮点,在全区范围内营造浓厚的慈善氛围。


渭南市和临渭区领导参加临渭区“9·5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

  精心组织9·5慈善“一日捐”和“99腾讯公益网捐”活动。临渭区慈善协会坚持每年召开区级四大班子领导参加的全区慈善募捐工作会议,区政府成立区慈善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印发《关于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通报上年捐赠实施情况,表彰奖励捐赠先进,安排部署当年捐赠活动,印发爱心捐赠《倡议书》,倡导全区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开展慈善“一日捐”并组织社会各界参与公益网络捐赠活动。临渭区慈善协会与相关部门策划网筹项目,召开捐赠操作培训会。各街镇、部门、单位、企业村社宣传倡议,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网筹项目发起“一起捐”,在全区形成城乡居民广泛参与、奉献爱心,募捐额屡创新高的良好局面。从2017年开始,公益网络捐赠连续七年取得显著成绩,网捐资金3176.1万元,社会公众参与达130万人次,在全省县区处于领先位置,多次在全省慈善会上做经验介绍。

规范实施项目 彰显慈善效果

  临渭区慈善协会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抓好项目实施,规范募资使用,落实工作责任和推进措施,抓好推进慈善项目实施落实,关爱社会困难群众,播洒慈善温暖,营造文明风尚。

  实施帮扶救助项目。临渭区慈善协会联合区级相关部门支出帮扶金1384.92万元,实施“资助贫困大学生中小学生”项目,惠及学生3351名;“退役军人关爱”项目,惠及退役军人305名;“贫困家庭大病救助”项目,帮扶181户家庭;“临时急难救助”项目,帮扶442户遇困家庭;“事实孤儿关爱”项目,惠及182名孤儿。此外,还创建“留守儿童之家”11个,实施改善学生住宿就餐的“筑巢项目”8个,建设充实老年人文化生活“慈善老年大学”12个等项目资金267万元。通过实施救助项目,帮助一大批困难家庭和学生渡过难关,促进了辖区和谐稳定。

  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帮扶项目。临渭区慈善协会联合区级部门,实施“让爱心超市温暖万家”项目、“村医疗室援建”项目、“贫困家庭产业帮扶”项目、“农厕改造”项目、“红色地下交通站”改造项目等,共投入资金439.98万元;联合街镇修建慈安便民桥44座,投入项目资金348.4万元。充实了基础设施,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了慈善力量。

  慈善幸福家园创建效果良好。按照中华慈善总会和陕西省慈善协会的安排,2021年,临渭区慈善协会和区民政局联合部署,街镇配合,村社实施,先行在基础好的村社开展慈善幸福家园创建工作,临渭区慈善协会投入启动资金209万元,已建成幸福家园54个。临渭区被中华慈善总会确定为第一批“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全国联动示范县(区)。孝义镇金滩村被中华慈善总会和陕西省慈善协会授予“慈善幸福家园”示范村荣誉称号。

抓好慈善教育 播撒爱心种子

  慈善文化进校园、《慈善读本》进课堂教育活动,是新时期立德树人的“种子基因工程”,坚持开展十年来,临渭区慈善协会始终秉承着“守初心、记使命”,重视安排,携手推进,示范带动,深化活动,全面开展,总结表彰,形成了党政重视推动,慈善牵头协调,教育组织实施,校长负责落实,各年级组研课,老师精心备课讲课的良好格局。

  该活动从2012年开始的7校试点到14校扩面推进,于2016年实现全省首个区(县)在中小学全面开展。一是形成慈善会长为组长,教育局长为副组长,办公室设在教育局由教育股长任主任的区慈善教育领导小组,落实了慈善会、教育局和学校的组织责任机制。二是重视课堂教学是活动的有力抓手,是规范学生课内外、校内外言行的重要方式载体。领导小组成员坚持每年到校、进班,听课调研座谈,总结典型推广,督促检查落实,促进健全每学年十课时常态化机制。三是深化慈善教育活动,逐步形成了“六纳入、五结合”基本经验和做法。为巩固提升活动质量,慈善教育领导小组坚持每年召开全区慈善教育推进安排总结表彰会议。区财政和区慈善协会共出资174.05万元,对示范校及校园慈善文化建设和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表彰奖励,推进活动课程化,巩固常态化开展。

  坚持以慈善教育为平台,践行爱心行动,使“行善真好”理念深入家庭、社会。临渭区慈善协会充分发挥全区115所学校、7000名教师、9.5万名学生家长优势,使慈善教育达到小手拉大手的社会爱心行动纵深发展效应。从娃娃抓起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慈善课教育活动,已成为临渭教育行政和慈善联合实施互相成就的共识共动,先后有南昌市、常熟市、西安市未央区等省内外来临渭区交流学习。中华慈善总会和省慈善协会联合省教育厅先后四次(总会两次、省上两次)在渭南临渭召开全国、全省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总结了临渭慈善和教育结合的典范经验,确定了慈善文化教育全省“临渭样板”,全国“一面旗帜”。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临渭区慈善协会表示,将始终践行“慈心为民、善举济世”理念,恪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的宗旨,为区域发展贡献慈善力量,不断书写临渭慈善事业的新辉煌。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