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王杰)风雨兼程,笃行不怠。
贵州省慈善总会成立20年来,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在中华慈善总会、贵州省民政厅的关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及《贵州省慈善总会章程》开展慈善活动,累计募集捐赠款物价值超过26亿元,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特殊群体关爱等领域实施慈善公益项目,累计受益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灾害救助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充分发挥了全省性、枢纽型(5A)AAAAA级社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
20年善行为本,20年温暖传递。贵州省慈善总会以慈善力量共筑时代美好为目标,从2003年收到第一笔个人捐款10元,到2020年接收最大额的一笔企业捐款3000万元,历经20年征程终滴水成海,汇聚成温暖强大的社会正能量。
危难时刻 彰显担当
雪中送炭,方能暖意延绵。多年来,贵州省慈善总会持续开展“大病药品救助”“微笑列车”“先心病”等多个医疗救助项目,惠及数十万困难患病群众;开展“慈善一日捐、赈灾济困和扶弱捐赠”等募捐活动,让“助学、帮困、敬老、扶幼”等慈善项目和公益行动走进村寨、社区和学校,走遍贵州的山山水水。持续开展20年的“慈善情暖万家”慰问走访活动,累计为6万余户(次)困难群众发放慰问款物价值超过6000万元,已成为每年元旦春节期间贵州省“社会献爱心、慈善送温暖”的一张靓丽名片。
20年来,贵州省慈善总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积极广泛动员企业机构、社会公众捐款捐物支持灾区,累计募集赈灾捐赠款物价值3.36亿元,凸显慈善积极作用。
阳光慈善 温暖贵州
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的生命线。贵州省慈善总会坚持依法合规开展慈善活动,持续实施“阳光慈善”计划,不断加强内部治理,逐步建立完善了募捐活动、项目管理、会员联动、品牌服务、信息公开等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互联网慈善,不断推进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发展。
20年来,贵州省慈善总会以“善行贵州”系列活动和项目为载体,陆续策划推出了慈善项目推介交流会、慈善项目大赛、公益讲堂、科创和技能大赛等活动,持续导入慈善资源支持贵州。积极弘扬慈善文化、加强慈善宣传、传播慈善理念,讲述“善行贵州”温暖故事。
守正创新 聚沙成塔
20年来,贵州省慈善总会积极履职担当,搭建捐赠方与受助方、公益活动与志愿服务、慈善资源与帮扶需求之间互动支持服务平台,持续优化捐赠服务,不断规范项目管理,“善行贵州”品牌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推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支持、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贵州省慈善总会通过资源共享、品牌共建、项目合作等方式积极引领带动全省慈善会系统联动发展,9市州慈善会累计募集捐赠款物价值20.12亿元,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乡村振兴 绘就画卷
贵州省慈善总会坚持把关注特殊困难群众、关注农村脱贫发展当作首要政治责任。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投入捐赠款物价值14.43亿元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共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特殊群体关爱等20个分类675个慈善项目,受益群众超过500万人次。其中,“村级学校和卫生院建设、益童乐园、老吾老驿站、大病救助”等重点项目社会效益显著,“点亮乡村回家路、黔地非遗、村寨志”等特色项目影响力不断扩大。
善行为本 任重道远
20年栉风沐雨,20年成果辉煌。未来,贵州省慈善总会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共贵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的总要求,在资源集聚、品牌建设、专业运作、行业生态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慈善会工作体系建设,拓宽捐赠渠道,扩大对外交流,打造“善行贵州”品牌升级版,在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新征程中,善作善为、笃行致远,为慈善事业蓬勃发展谱写新篇章,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作新贡献!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