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渭区西安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徐莉丽
图为西安路小学开展慈善教育爱心故事会活动,讲述“我身边的小雷锋”
西安路小学秉承“六年陪伴 幸福一生”的办学理念,在“幸福126德育”工作模式引领下,有效开展慈善教育工作,根植慈善文化,厚植师生慈善之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机制明确 氛围浓厚
为了全面认真、扎实、有效开展慈善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了“慈善文化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徐莉丽任组长,副校长马兰英任副组长,各中心领导及班主任具体实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打造慈善文化厅、慈善楼梯、慈善长廊和慈善广场等,让慈善文化融入校园。
二、课堂提质 深学读本
让慈善读本进课堂,引领全体班主任熟悉慈善课的具体内容与相关授课技巧。分课时每人精备一节课,形成学校课程资源库,并分年级设计教案。学生通过六年学习能全部掌握读本知识,进而提升学生慈善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三、多线并行 彰显特色
活动线一:多主题爱心故事会
爱心故事会每月一主题,由班主任老师在各班进行慈善教育活动,学校定期发布招募令,招募优秀学生参与校级慈善教师组织的慈善故事会,在白玉兰剧场进行学生展示活动,展开“爱心故事我来讲”互动交流,让学生们感受爱的伟大力量。
活动线二:“孝”文化大讲堂活动。
传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传统美德。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每2周1期的大讲堂活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拓展他们的本善之心,引导他们向善向德。
活动线三:形式多样慈善课程
慈善随手拍感心间,校园镜头、生活镜头、小善举镜头发现身边的善与美,相信在常态化的引导和不懈的坚持下,这一朵朵的“善文化”之花定会润泽更多人的心扉。
“善行使我快乐”演讲。为了让孩子们发现身边美好,感受幸福,通过发现身边的善举、善行,用第一视角分享,向身边传递善的力量,感受当下幸福与美好。
暖心小举动送长辈。鼓励孩子用力所能及的行动为长辈捶背、洗脚、说知心话、端上热乎乎的茶水、烹饪美味佳肴、录制视频表祝福,与长辈们度过一段轻松愉快的时光,同时也让长辈们感受到孩子的孝心。
传承“孝”家风活动。通过展现家庭教育氛围,让家风成为一种无言的教育,以听长辈说家风、家风故事大比拼、晒家风、手抄报、最美家风书签DIY等方式,鼓励学生与长辈们主动深入交流,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优良家风。
四、立足思考 再创佳绩
1.营造慈善氛围,再添靓丽一笔。营造丰富多彩的慈善文化氛围,让孩子切身成为一名慈善宣传员、慈善践行者。通过自己可为的善言、善行,连接起家校之间善、爱的桥梁。
2.深挖慈善内涵,培养美好品德。慈善教育是一项长期要做的工作,学校要立足实际,积极挖掘慈善内涵,将其融入日常,不断丰富校园活动开展形式,培养学生向上、向善、向美。
引导不同学龄段的孩子对善行、善言、善举的理解,提高孩子对善的认知层次,培养他们向善、行善的美好品质,能将日行一善,善行一生作为自己的目标。今后,学校会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弘扬慈善文化,传承大爱精神。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