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代 娟)近年来,十堰市房县慈善会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以创建全国“幸福家园”工程示范县为抓手,全面践行“慈善为民”工作理念,以建设阳光慈善、诚信慈善、创新慈善、暖心慈善为目标,聚焦“慈善宣传、慈善募捐、慈善帮扶”三大工作重点,不断丰富“慈善+”内涵,着力打造“政府+慈善+社工+志愿者”多元化联动服务共同体,不断擦亮房县慈善品牌。自成立以来,房县慈善会累计募集慈善款物价值4730多万元,帮扶困难群众32.61万人次,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添彩,为助力乡村振兴、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贡献慈善力量。
打造“党建+慈善”工作模式。房县慈善会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主动争取房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慈善事业发展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要内容,号召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干部职工以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爱心慈善活动,2022年成立“房县慈善救助专项基金”,县财政每年预算20万元注入该基金;依托乡镇民政办、社工站、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阵地,成立乡镇慈善工作站和村级慈善监管会,健全县、乡镇、村(居)三级慈善工作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慈善事业发展大格局。
打造“互联网+慈善”运行模式。2022年,在湖北省慈善总会的支持下,房县慈善会建立了房县慈善会官网和手机微网标准版数字慈善平台,将慈善捐赠、帮扶、宣传等搬上互联网,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动动手指就可以做慈善,让慈善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以数字赋能现代慈善之路;积极参与全国、全省数字公益节网络募捐活动,线上募集款物价值300多万元,通过“一网一号”及时公开捐赠信息、获取捐赠证书,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增强慈善事业公信力。
打造“慈善+基金”发展模式。房县全县20个乡镇和287个村社建立社区公益慈善基金,已发布实施137个“幸福家园”村社互助慈善项目,为社区慈善搭建服务平台,推进治理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聚焦扶弱济困、助医助学、助老助残、乡村振兴、环境保护、企业捐赠等领域,探索设立专项基金和冠名基金,充分发挥基金在整合慈善资源、拓宽慈善渠道、提升扶弱济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实施全国、全省联动项目,推动教育、医疗、养老、儿童、社会治理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与慈善帮扶相衔接,开展“幸福家园”“医路同行”“老人幸福食堂”“童伴妈妈”“五社联动”“应急救灾”等慈善项目,不断扩大慈善“辐射圈”,以优质服务吸引更多爱心力量参与慈善公益事业。
打造“政府+慈善+社工+志愿者”融合宣传模式。房县县委、县政府把慈善文化建设列入文明城市、文明镇村(居)、文明单位创建内容,将慈善法律法规的学习纳入全县主题党日学习范畴;利用中华慈善日、湖北慈善周、数字公益节、“99公益日”等节点,通过电视、显示屏、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湖北慈善条例》;大力推介爱心企业、爱心单位、爱心人士的爱心事迹,讲好慈善故事,弘扬慈善文化。2022年以来,房县共有309个爱心单位(企业、人士)获得国家、省、市、县慈善部门表彰;积极推动“慈善+社工+志愿者”专业人才培育力度,常态化开展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社会组织“六进”活动,营造人人关心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