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 陕西省榆林市慈善协会成立于1998年6月,已走过25年不平凡的路程。其中,前15年为艰难起步、奠基发展期。后10年为开拓创新、勇毅前行期。特别是2017年8月第四届理事会换届以来的6年中,该协会各项工作位列全省前茅,仅市本级就募集善款善物价值4.3亿元,支出善款善物价值3.8亿元,实施慈善项目1270个,惠及经济困难群众267万余人,在抗击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抗洪救灾、助力乡村振兴中贡献了慈善力量,多次受到了中华慈善总会、陕西省慈善协会,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榆林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2021年榆林市慈善协会被民政部门评为AAAAA级社会组织,迈向了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回顾总结六年来的工作,有以下十条深刻体会:
一是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是新时代中国式慈善事业永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主动争取。榆林慈善事业发展到今天,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2018年,在市慈善协会成立20周年之际,市委市政府召开“榆林慈善大会”,给予了总结表彰,鼓劲加油。在脱贫攻坚进入关键之际的2019年,市委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慈善扶贫一日捐”活动的通知》;2021年11月,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推动实施“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的通知》,为做好“慈善幸福家园”创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证。榆林市慈善协会要始终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不断为榆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慈善新贡献。
二是依法依规行善是新时代中国式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法制保障,必须自觉执行。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和2019年《陕西省慈善法实施办法》的颁布实施,为慈善事业带来了春天,给践行依法慈善提供了法规指导和法律保障。榆林市慈善协会要始终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不断推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三是党建引领是新时代中国式慈善事业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始终坚持。慈善事业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都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党建引领,这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也是新时代中国式慈善事业长足发展的特点。榆林市慈善协会要牢牢把握,坚定“慈心向党,善举为民”信念。
四是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是新时代中国式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主体力量,必须积极依靠。慈善组织是汇聚爱心力量的平台,慈善组织的所有帮扶资金都来源于社会爱心力量的无私奉献。要十分尊重他们、宣传他们、依靠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五是建设高素质工作队伍是新时代中国式慈善事业接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大力加强。这是新时代十年榆林慈善事业创新发展所证明的重要经验,要高度重视慈善工作者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他们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切实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的慈善工作队伍,为新时代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力保障。
六是慈善志愿者是新时代中国式慈善事业快速发展的人力资源,必须持续重视。慈善志愿者是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的产物,是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榆林市慈善协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强化、不断激励慈善志愿者发挥作用,为社会帮扶、社会治理、文明创建搞好服务,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七是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国式慈善事业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努力激发。创新无固定模式,创新无止境。榆林市慈善协会要坚守共产党敢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大力倡导工作形式、工作内容、工作做法的创新。
八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新时代中国式慈善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牢牢把握。慈善工作偏离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方向就不会有大作为。
九是慈善为民是新时代中国式慈善事业强劲发展的根本宗旨,必须高度遵循。这是由党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这一思想,践行这一宗旨。
十是公信力是新时代中国式慈善事业稳健发展的生命依托,必须不懈提升。各级慈善组织必须对资金募集做大做强慈善“蛋糕”到切好分好慈善“蛋糕”的全过程进行阳光运作,虚心接受善主、社会、媒体、审计等方方面面的监督,确保慈善事业的方兴未艾。
(作者系榆林市慈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钟开有)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