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慈善新闻
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 三明市让公益帮扶更有“温度”
2023-09-13 11:02:23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陈 玮)近年来,三明市积极创新“慈善+”的工作模式,把各项民政工作有效地融入慈善事业中,推动慈善事业与民政工作相互促进,以生动的实践书写了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慈善+养老”。在全市范围内,共建立了110个老人食堂和社区助餐点,通过构建“老人食堂+助餐点+就餐配餐送餐”体系,以“四个一点”的方式筹集资金,为七类特殊老年群体提供午餐每顿4元的就餐补贴,解决了他们在家里的吃饭问题。三元区慈善总会捐了10万元给市区的长者食堂;沙县城区的长者食堂,9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就餐,80至89岁老人每餐2元,60至79岁老人每餐5元;尤溪县则通过企业冠名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都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慈善+扶弱”。中国建设银行三明分行投资180万元,搭建了“帮帮忙”信息平台,开发了一款可掌上报困捐赠的微信小程序,实现了困难家庭需求与政府、社会资源供需对接,带动了712万元的社会慈善资金参与到了精准帮扶中。全市范围内共开展了“薪火传爱心·助圆大学梦”等活动290场次,受益对象达1.6万人次。

  “慈善+护苗”。协调社会力量,参与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助学助医活动,开展了32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对全市1.17万名留守困境儿童进行了130多场儿童关爱政策宣讲。

  “慈善+社工”。全市141个镇(街)社工服务站和59个社工组织,专职社工280多名,积极链接志愿者和爱心企业,深入开展“五社联动”,对“一老一小”等困难群体进行帮扶,开展专业社工服务,为困难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慈善+社会组织”。将社会组织的资源、专业和慈善公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引导社会组织在产业振兴、科技助农、社会治理、民生保障、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初步形成了“组织有力、参与广泛、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新格局,实现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互促受益。截至目前,全市215家社会组织累计实施帮扶项目129个,投入资金2409.87万元。

  经过多年探索,三明市“慈善+”的工作成效逐步显现,慈善队伍不断壮大,社会组织持续发展。在三明市,民政工作与慈善事业合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一种新的、共建、共享的慈善事业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