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施启迪
开辟了慈善文化传播新路径。村庄、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家园,也是受众面最广的慈善文化传播阵地。慈善幸福家园的创建,推进慈善进村庄、进社区,开辟了慈善文化传播的新路径。目前已创建慈善幸福家园的村社,都建有慈善文化长廊和慈善专栏,长廊挂有慈善文化图片,专栏弘扬慈行善举,慈善文化氛围浓厚。
开发了大众慈善新动能。慈善的力量在于民众之中。过去慈善募集主要在城市募集,将在城市募集的慈善资源投放到农村去救助。慈善幸福家园募设村、社区慈善互助金,倡导村社居民和从村社走出去的经济成功人士和在外工作干部职工自愿捐赠,以“乡情”为纽带开发大众慈善动能,这是慈善资源的最大矿藏,推动慈善募集从“精英慈善”,向大众慈善发展。目前陕西省已创建的村社幸福家园中,多数老年人餐厅的粮菜无需采购,全由村民自愿捐送。
践行第三次分配的有效途径。慈善幸福家园以“乡愁”为纽带募筹村社互助金,重点倡导经济成功人士热爱家乡回馈社会,搭建起了第三次分配的平台。神木市慈善协会向全市在外创业的民营企业家发出了募捐倡议书,298个村社(区)慈善幸福家园募集村社互助金9626万元。据统计,全省村社慈善幸福家园所募集的4.5亿元村社互助金中,80%来自热爱家乡经济成功人士的爱心捐赠。无疑,这是践行第三次分配的成果,为陕西的慈善募集打开了“第三扇门”。拓展了慈善募集的新领域。
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脱贫攻坚战役取得全面胜利后,绝对贫困虽已消除,但相对贫困将长期存在。慈善幸福家园募设村社互助金,救急救难,扶贫济困巩固脱贫成果,开展“一家有难,大家帮扶”的居民互助,提高了村民抵御灾、病风险的能力,是后扶贫时代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
慈善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慈善参与社会治理途径很多,领域很广泛,但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是慈善进村庄、进社区。慈善幸福家园建立慈善公约,开展孝亲敬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建立爱心超市,激励村民做好事;料理红白事移风易俗。以慈善的路径和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正能量,既拓展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又促进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互联网慈善的普及推广。村、社(区)慈善幸福家园在网上注册,展示村容村貌。村社互助金在网上发起项目,主要以线上捐赠的方式众筹,捐赠者跨越时空、异地支付。这就把数字慈善普及到了广大农村,推动了互联网慈善的普及和发展。去今两年,陕西省慈善总会在互联网公益平台围绕助力乡村振兴推介了834公益众筹项目,两年互联网公益众筹9.5亿元,1200万人次爱心捐赠。其中“共建幸福家园”项目线上筹款2.45亿元,为村社幸福家园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过去慈善项目主要是物资救助,慈善救助多是一时一事的碎片式救助,过去行善的主体是少数人做慈善,大众围观的“精英慈善”。村社慈善幸福家园的创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践行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传播慈善文化,参与社会治理。以村社幸福家园为载体集约慈善服务,并焕发了村社居民的慈善活力。推动陕西省慈善事业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行善的内容从单纯的物质救助向社会救助与社会治理相结合转变;二是募集的方式从单纯的线下动员向线下线上相结合转变;三是行善的主体从精英慈善向大众慈善发展,从而促进了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作者系陕西省慈善协会副会长 赵浩义)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