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 中华慈善总会发起的“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是中国特色慈善的战略选择。这个项目对于传统慈善的提升,新时代慈善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陕西省慈善协会“村社慈善幸福家园工程”从2020年10月开始在38个县区试点,2021年10月份在榆林市召开观摩推进会面向全省推广实施。目前,全省已创建村、社区慈善幸福家园3100个,线上线下募筹村社互助金4.5亿元。幸福家园创办爱心餐厅、儿童之家、村民活动中心3000多所,直接关爱孤独老人、留守儿童20万余名,村社注册慈善志愿者达到15万名。两年创建活动实践证明,此“工程”以互联网为驱动,以乡情为纽带,突出众筹、互助特征,帮扶困难群众,巩固脱贫成果,践行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在村、社区打造了一个居民参与、社会帮扶、文明自治、友善互助的幸福家园。成为新时代慈善参与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开创了陕西省慈善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工程实施路径
围绕乡村振兴,设计“五个一”创建内容。中华慈善总会“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项目启动后,陕西省慈善协会把已开展五年之久的“农村慈善互助会”、“慈善社区”创建活动与总会的项目相结合,围绕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深化项目内涵,丰富创建内容,在农村行政村和城镇社区实施了以建立一个慈善工作站、设募一支互助金、办好一个关爱中心、建立一个慈善公约、组建一支慈善志愿服务队“五个一”为内容的村社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在“五个一”创建内容中,慈善工作站是“工程”建设的组织保证;村社互助金是建设幸福家园的物质保障;关爱中心是集约慈善服务的平台和载体;慈善公约是慈善参与社会治理的具体行动;志愿服务队是“工程”实施的人力资源。
动员培训,为基层慈善组织赋能。省慈善协会“工程”实施方案印发后,不少基层慈善组织有畏难情绪。为此,专门召开全省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会,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协会成立了由吴前进会长挂帅的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机构推动工程实施。同时组建了宣讲组深入12个市区和38个试点区县进行动员培训,宣讲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进行网上操作技能培训。在省慈善协会举办的50场宣讲培训中,市、县区慈善协会、镇、街办、村社干部近万人参加。省里培训后,市至县区,县区至镇、街办,镇、街办至村社逐级开展培训,各级共举办培训班1500多场次,印发资料15份,参训人员逾10万人次。经培训后,各级慈善组织提高了认识,把这一“工程”作为新时代慈善践行第三次分配、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号项目、重点工程来抓。
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推动支持。由于“五个一”创建内容高度契合了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支持。省民政厅将“工程”纳入“五社联动”考核机制印发文件推动实施。各市、县区党委政府纷纷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印发文件建立推动机制。在38个试点区县动员培训中,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主持会议,具体部署“工程”建设,向镇、街办党委政府提出了刚性的工作要求。从而形成了党政支持推动,慈善组织实施,社会广泛参与,共建村社幸福家园的工作格局。
坚持分类指导,规范“工程”建设。在工作指导上,省慈善协会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的原则,印发了“工程”实施规范,统一标识和服务功能。对经济基础差异的市、县实行分类指导:对老年人“爱心餐厅”的收费标准因地制宜;对暂不具备就餐条件的村社提出了兴办老年人和村民活动中心的要求,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服务,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工程实施基准点
陕西慈善幸福家园工程抓“牛鼻子”,围绕五个维度开展“五个一”创建活动。
创建村、社(区)慈善工作站,打通慈善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创建村社慈善幸福家园,首先在镇、街道办事处和行政村、城镇社区建立慈善工作站。村、社工作站由村干部、乡贤代表、志愿者队长5人组成,有明确的工作职责,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具体实施创建工作。这就把慈善的根系扎到了社会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改变了以往村、社区慈善组织建设薄弱的状况,建立了纵向到底的慈善体系。同时,由于工作站长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便于慈善工作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设募村社互助金,聚焦开发“乡情”慈善资源。“工程”募设村社互助金,倡导村社(区)居民奉献爱心志愿捐赠,开发大众慈善动能。尤其倡导经济成功人士、先富起来的人先富帮后富奉献爱心自愿捐赠。山阳县南坡村慈善幸福家园网上注册创建后,从村上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家王世春为村上捐赠善款1000万元建设村幸福家园;榆阳区作为全省的试点区县,目前已实现了村社幸福家园全覆盖,线上线下募筹村、社(区)互助金5626万元。今年以来,省慈善协会又以召开“慈善大会”为驱动,开创党政支持推动,社会广泛参与,慈善助力乡村振兴的慈善工作新格局。在慈善大会上,政府主要领导主持会议,党委主要领导讲话发动社会募集,慈善募集实现了井喷式增长:淳化县慈善大会募集款物价值4485万元;韩城市慈善大会募集款物5611万元;镇安县慈善大会募集5696万元;旬阳市慈善大会募集6924万元。一场慈善大会的募集额度,相当于该市县慈善协会成立以来募集总量的两倍还多。
创办“关爱中心”,帮扶困难群体巩固脱贫成果。“工程”聚焦关爱“一老一小”,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利用村社公共场所为村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创办老年人幸福院,“关爱儿童中心”,为村民提供文化、娱乐、强身健体服务。榆阳区牛家梁镇城大疙堵村民营企业家赵栓明、赵发明兄弟二人投资850万元建起了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老年人幸福院,免费集中供养村上35位70岁以上的老人。米脂县是摘帽的脱贫县,该县十里铺村一位84岁的老人独居生活,一个月吃了96盒方便面,村上慈善幸福家园募筹41万元互助金开办了“爱心餐厅”,52位老人前来就餐。老人们一日两餐仅缴费三元,顿顿有食谱。目前已创建幸福家园的村社,80%都开办了老年人“爱心餐厅”,餐厅开灶时,群众敲锣打鼓庆祝,村民们排长队捐送粮、菜。
建立村社(区)慈善公约,参与社会治理。在“工程”实施中,省慈善协会坚持将社会救助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在每个创建村社都建立了慈善公约,把友爱互助、孝亲敬老、帮贫扶困的慈善精神作为村民互相约束的行为规范自觉遵守,促进居民自治。目前已创建的村社(区)普遍开展了“好媳妇”“大孝子”“贤惠公婆”“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开办“爱心超市”,以做好事换积分,以积分换取物资。并成立“红白理事会”按统一标准料理居民家庭婚丧嫁娶,移风易俗促进文明乡风建设。
组建村社志愿服务队,开展慈善义工服务。目前已创建慈善幸福家园的村社,普遍都组建了慈善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规模50人左右,由党员、干部、村社乡贤、退休干部职工等爱心人士组成,有的还联系社会上的志愿服务队结对服务。志愿服务队主要在村社开展急难救助、扶贫帮困、关爱老人、日间照料儿童等服务活动。
(本文作者系陕西省慈善协会副会长 赵浩义)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