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尚 洛 )围绕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从2020年10月份开始,陕西省慈善协会响应中华慈善总会和省民政厅的号召,在行政村和社区实施以创建一个慈善工作站、募设一支互助金、办好一个关爱中心、建立一个慈善公约、组建一支志愿服务队“五个一”为内容的“慈善幸福家园工程”(以下简称“工程”),计划五年内(到2025年)在全省80%以上的行政村、城镇社区建起慈善幸福家园。
2020年,中华慈善总会两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安排“幸福家园”工程,陕西作为参与落地的17个省市之一,迅速制定实施方案,立即开展试点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目前全省无论是创建村社的比例,还是互助金募集的规模,都走在全国的前列,为其他地方开展“幸福家园”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省慈善协会在实施这一工程过程中,以互联网为驱动,注重以“乡情”为纽带,倡导村社区居民奉献爱心、志愿捐赠,重点动员从家乡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家、经济成功人士、学者和先富起来的人作为“乡贤”来为家乡助力。如山阳县民营企业家王世春为他的家乡南坡村捐赠善款1000万元,榆阳区城大圪堵村赵栓明、赵发明兄弟二人为自己的乡村捐赠1026万元,神木市四卜树村杜卡田为乡村捐助300万元。通过“乡情”纽带,互帮互助,引导乡村社区结对子,聚集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为促进共同富裕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程”从2020年10月开始在全省38个县区试点推广,省慈善协会组建宣讲组深入各市和试点县(区)进行培训动员。2021年10月份,省慈善协会在榆林市召开了全省“村社(区)慈善幸福家园工程观摩推进会”,总结推广榆林及各市、县试点经验,部署推广阶段工作,中华慈善总会及省民政厅、省乡村振兴局领导到会讲话。中华慈善总会命名陕西省60个试点村社为全国“慈善幸福家园示范村或社区”。
在试点阶段,各市、县区慈善会将社会救助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在每个试点村社都建立了慈善公约,设立了红白理事会,把友爱互助、孝亲敬老、帮贫扶困的慈善精神作为村民互相约束的行为规范,促进村民自治。府谷县店塔村有一个媳妇打了公婆,村慈善互助会的老头、老太太赶去说理,要求媳妇向公婆赔礼道歉,媳妇开始不愿意,经大家反复劝说,最后向老人认了错。从此,这个村开展评选好媳妇活动,给好媳妇挂大红花,发红包,孝亲敬老蔚成风气。目前已创建的村、社(区)慈善幸福家园普遍开展了“好媳妇”“大孝子”、贤惠公婆和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并按统一标准料理居民家庭红白喜事移风易俗。还建立“慈善超市”,以做好事换积分,用积分换物资的方式,促进文明乡风建设。
经过试点推广,目前已在全省农村行政村、城镇社区创建慈善幸福家园2133个,创办老年人餐厅或老年人活动中心及儿童照料中心2133所(老年人餐厅每日提供1-2餐),关爱孤独老人、留守儿童15万余人。线下、线上募集村社慈善互助金2.26亿元,组建村社慈善志愿服务队2000多支,志愿者达到15万名。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