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慈善新闻
与文明相伴 和慈善同行
2022-08-24 10:00:22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赵琳)发展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一些企业、组织和个人以保障民生与社会福祉为己任,带动更多社会力量与慈善事业同频共振,营造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浓厚氛围。

  80岁的于莲娣家住钟楼区永红街道,老人腿脚不太灵便,买菜有困难。每周,常州市小菜园农业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都会来社区为于莲娣义务配菜,每天6-7个品种,搭配多样、营养丰富。“天这么热,谢谢你们,太感谢了!”收到菜品后,于莲娣老人连声道谢。

  位于清潭路的常州市小菜园农业发展中心为农产品产销搭建了“供需桥”,同时中心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线上或线下预订的方式,借助志愿者的力量,将蔬菜分发到有需求的市民手中。目前配菜服务已延伸至全市60多个社区。

  对于高龄、独居和困难老人,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小菜园提供精准服务。“近5年来,我们为常州市上万户高龄老人和困难群众配送暖心蔬菜,直接配送到家。”常州市小菜园农业发展中心市场部负责人霍青介绍。

  启动于2012年底的“牵手成长计划”助学项目,由常州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实施,为各界爱心人士、爱心家庭、爱心单位、爱心团队搭建平台,助力他们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结对牵手,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目前有60家左右企业参与了‘牵手成长计划’项目,另外还有1000多家爱心家庭参与。”常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袁丽娜介绍。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十年来,“牵手成长计划”助学项目已覆盖全市197所中小学,募集并传递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们900多万元,已帮助7400余人次。近两年,已有受助学生大学毕业后积极反哺社会,捐款结对新一轮申助学生,完成爱与善的传递。

  对为慈善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单位、个人和项目,常州市人民政府也予以了通报表扬。中天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市慈善总会、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等20家“最具爱心捐赠企业及慈善组织”;史维等9名“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牵手成长计划助学项目”“北港街道小菜园慈善超市扶贫助老项目”等10个“最具影响力慈善公益项目”;汪忠等10名“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陈鹰等5名“优秀慈善工作者”。

  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一座城市,不仅需要有巍然耸立的高楼大厦,也需要有向上向善的精神楼宇。争创文明城市典范,没有旁观者,也没有局外人,新时代的常州人正在与文明相伴、与慈善同行。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