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慈善新闻
志愿之光照耀河洛大地 各类志愿服务队伍3096支、实名注册志愿者118万名
2022-08-22 09:35:08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安迪)洛阳,一座因爱而温暖的城市。在这个城市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红马甲,用一次又一次的志愿服务,让城市显得格外美丽。

  小善渐而大德生。近年来,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河南省洛阳市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志愿服务机制不断完善。志愿者用爱汇聚成一缕缕阳光,照耀着河洛大地。

  “请大家不要闯红灯,注意安全。”这些年来,每到上下班高峰期,洛阳市中心城区各十字路口的斑马线旁,总有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手持小红旗进行交通劝导。

  创建让生活更美好。如今的洛阳,道路平坦顺畅、设施先进完善、路口秩序井然、市民候车上车自觉排队、“礼让斑马线”成为自觉行为……这是洛阳市民出行的常态,也是城市文明水平提升的生动写照。

  志愿服务活动是志愿服务工作的载体。近年来,洛阳市利用重阳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持续开展“关爱空巢老人”“阳光助残”“关爱留守儿童”“交通文明劝导”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今年上半年,洛阳市开展读书分享、技能培训、未成年人托管等志愿服务活动22016场,受益群众100余万人。与此同时,洛阳市还持续提升“亲邻日”志愿服务品牌,“敲敲门”“聊聊天”等助老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上门服务800余次。

  随着社会文明里程的不断推进,“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理念得到了更多人的自觉认同和身体力行。为实现志愿服务的网络化和便利化,让志愿服务精神更好地传播和发展,涧西区重庆路街道二社区以辖区党员志愿者为主,组建了“幸福共享云集市”暖心服务队,辖区20余名空巢老人、行动不便及特困居民可在“幸福共享云集市”微信群发布“点单”需求,暖心服务队就近“接单”,为他们提供聊天、代购、义诊、买药、理发、维修等志愿服务。借助互联网这样一个“好帮手”,为志愿服务插上翅膀,把志愿精神的种子广泛散播,遍地花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洛阳市按照“10+N”模式成立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10”即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卫生健康、助学支教、科技科普、法律服务、生态环保、孝善敬老、移风易俗、扶贫帮困10支常备队伍,“N”即若干具有行业特色和专业优势的志愿服务队伍,特别是社会力量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积极组建党员、青年、社区、行业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营造文明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项目化、常态化。

  于细微之处点亮道德之光,用凡人善举托起文明高度。随着一个个志愿团队的建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断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事业,一条条溪流汇聚成充满爱心的大海,一座志愿之城、文明之城,正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洛阳市拥有志愿服务组织2485个、各类志愿服务队伍3096支、实名注册志愿者118万名,志愿服务项目达2356个。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