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慈善新闻
为困境与留守儿童撑起一把张而不合的大伞
2022-07-13 08:37:57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郭义才 本报记者 艾捷)北京市密云区慈善协会继2019年推出城乡困境和留守儿童帮扶项目以来,一直没有间断,并已确立为慈善品牌,形成了常态化帮扶机制,为全区城乡困境和留守儿童撑起了一把张而不合的保护大伞。

  近年来,密云区慈善协会与区妇联、共青团区委、区民政局主动沟通,积极协调,采取“四轮联动”帮扶模式,实现了有效的政策对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携手共帮,做到了合心合力,行动合拍,提高了各种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为实施精准帮扶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期间,共同组织开展了以“携手编织希望,爱心洒满阳光”为主题的帮扶活动,给城乡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送去了节日的温馨和精神抚慰。

  西田各庄镇康各庄村的沈梦茜(化名)今年14岁,6岁时因患脑炎留有后遗症,时而引发癫痫且没有规律,影响了她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形中也产生了思想压力和精神阴影。爷爷奶奶年迈体弱,母亲在家照顾二位老人、看护弟弟,全家六口人的生活来源只靠父亲一人打零工维持,区慈善协会相关人员到家走访慰问并送去2000元救助金,共青团区委协调心理咨询师给沈梦茜做耐心的思想疏导工作,帮助她解除心理阴影,鼓励她积极向上,树立人生目标。此次活动,区慈善协会支出21万元对671名困境和留守儿童每人给予300至2000元不等的学习用具或资金帮扶,对13名未成年人实施了思想疏导和精神抚慰,收到良好效果。

  为确保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区慈善协会、共青团区委、区妇联、区民政局相关科室一起,积极协调和沟通相关部门,大力整合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共同帮助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为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推出了“四个依托”举措,初步形成了社会合力。

  其一,依托青少年社工事务所,积极开展“爱心成就希望”心理疏导活动,为刑事犯罪中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提供专业服务,做好心理疏导,并与公检、司法、教委、青年团、妇联共同搭建保护体系,以避免未成年人因被侵害而致困的现象。

  其二,依托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搭建“法律保护连心桥”支持平台,为有心理需求的青少年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解决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心理困惑、学习压力和青春期等方面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情绪,增强心理健康。

  其三,依托所在学校,充分发挥监护人和委托人的作用,并积极协调教委、文化、司法等部门,采取图文并茂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有针对性的法律知识的普及,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

  其四,依托“慈善+民政”的方式,采取定期走访帮扶与临时救助相结合的做法,在经济上给予资助,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无忧和学习用品需求。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