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潘若开 王宁 本报记者 张朵朵)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慈善总会始终坚持儿童优先发展的工作理念,着力把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各项慈善工作,在社会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环境、行为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创新推出“点亮蓝灯”“儿童之家”等慈善项目,满足不同儿童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助力儿童友好标杆城区建设。
慈善助力 关爱成长
瓯海区慈善总会一直致力于关心特殊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增加残疾儿童受教育机会,自2008年起,每年对小银河特殊教育培训学校和利宝特殊教育学校定期提供资金支持,捐赠资金主要用于小型辅助器械、康复设备的维护更新、专业培训以及其他特殊教育教学相关的经费开支。2018年开始对宝贝快跑儿童康复中心提供资助,截至2021年共资助173万元,同时,区慈善总会还定期看望慰问特殊学校师生,持续跟进学校运营情况,及时发现困难、解决困难,以实际行动为孩子们的康复之路点亮希望,给困难家庭注入慈善的力量。
真诚陪伴 擦亮心窗
2009年,瓯海区慈善总会和伟明集团联合发起“伟明暖冬大团圆”活动,由“伟明慈善助孤基金”提供支持,向瓯海区孤儿发放生活补助金,在小学、初中就读的每人每年给予生活补助1500元,在高中、大学就读的每人每年给予生活补助2400元,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孤儿毕业情况及时调整资助对象。目前该慈善活动已连续开展14年,资助困难学生550人次,资助金额共109.3万元。同时,区慈善总会每年会邀请受助学生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通过大家的陪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关爱,以此勉励他们刻苦学习,心怀感恩,传承爱心。
2021年,瓯海区慈善总会设立“点亮蓝灯”慈善信托项目,委托温州市瓯海区星海公益中心实施,依托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和心理中心提供的专业支持,致力于为孤独症孩子的家庭提供长期有效的帮扶,帮助孤独症家庭改善生活质量。这是落地温州市的第一单慈善信托,实现了温州市慈善信托零的突破。“点亮蓝灯”慈善信托以“慈善+金融”的形式为慈善资金引入专业化管理,实现了信托公司、慈善组织和专业团队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是对慈善项目化运作和慈善资金保值增值的一次新型探索实践。
共圆梦想 守护未来
2018年,瓯海区慈善总会在茶山街道梅泉社区试点建立“儿童之家”,成立志愿帮扶队伍1支,共45人,定期开展游园活动、知识讲座、作业辅导等各类活动,2020年共开展活动30余次,参与的儿童达200人次。2021年1月进一步在丽岙街道华侨小学创建“儿童之家”,为更多留守儿童创建健康成长的环境,校内共有留守儿童99人,2021年共开展活动29次,参与活动的留守儿童达2970人次。
瓯海区慈善助学项目于2003年启动,由区慈善总会倡导,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民政局、共青团区委、区新闻中心等11家单位联合发起“我要圆大学梦”慈善助学行动,帮助瓯海区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小学到大学的学业,顺利走向社会。十八年来,瓯海区共发放助学金 3200多万元,其中资助大学生3583人次,发放助学金 1808.5万元。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