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 近年来,陕西省延川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社会实施、公众参与、专业运作模式,认真贯彻实施慈善法,以“慈善日”、网络募捐为依托,弘扬慈善文化,传播慈善理念,开展慈善募捐,推进慈善项目,促进了延川县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坚持强化领导,夯实慈善事业的组织基础。延川县坚持把慈善事业作为弘扬传统美德的题中之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支撑,始终将慈善工作与扶贫济困、灾害救助、支教助学、乡村振兴等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慈善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县、镇、村(社区)三级慈善网络,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的工作格局,为全县慈善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每年慈善日,县委、县政府积极组织召开全县党政机关干部集中募捐活动,县级领导以上率下、带头捐款,干部职工积极响应、踊跃参加,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慈善事业的一片热忱、对困难群体的一份关心,彰显了党员干部热心慈善、助人为乐的正能量。
坚持多措并举,激活慈善事业的源头活水。延川县扭住慈善事业不松劲,既解决“因病因灾”的当下困难,更着眼长远的致富造血的能力,开展慈善行动计划,积极“帮联搭桥”,针对开展扶贫济困、救灾赈灾慈善活动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制定了特殊优惠政策,鼓励动员企业、捐赠人开展多种形式的捐赠,自2008年至今,累计动员各类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赠善款善物突破6000万元。针对慈善组织创办的服务机构制定了慈善公益事业优惠政策,在水、电、暖等方面予以减免,鼓励慈善组织担当作为,推动慈善事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积极鼓励慈善协会采取“内联外引”的办法,与14个城市的36家企业建立了经常性联系,进一步扩大了慈善资源。同时,借助“互联网+”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选派专业人员赴上海联劝网、方德瑞信等企业学习网络筹款知识,积极寻找公益宝、腾讯基金会、轻松筹等合作平台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19年启动网络募捐以来,累计通过网络募集善款318万元。
坚持项目引领,创新慈善事业的运作模式。延川县始终聚焦民生需求,从点滴处入手、于细微处着眼、在细节上打磨,用心用情用力答好“民生考卷”。围绕产业、教育、健康等民生领域需求,累计投入资金1542.6万元,先后实施了赵家河村精准扶贫项目、贫困大学生资助项目、复明工程助医项目、爱心超市项目等46个慈善项目,受益群众6万余人次。特别是积极抢抓“慈善幸福家园”项目示范县政策机遇,全力推进延川县“慈善幸福家园”工程,18个试点村“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建设如期开工(其中,延水关镇中塬村线下筹款突破90万、贾家坪镇刘家沟村线下筹款20万),截至2021年底,延水关镇中塬村已完成“慈善幸福家园”主体工程建设,贾家坪镇刘家沟村“慈善幸福家园”已投入试运营,中塬、刘家沟村成为全省“慈善幸福家园”示范村,全县示范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2年计划完成60%的村(社区)“幸福家园”建设工作目标,2023年全县“慈善幸福家园”实现全覆盖。
坚持典型带动,凝聚慈善事业的发展合力。延川县始终把慈善工作放到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去构思、去谋划,凝聚慈善力量、拓宽慈善领域,努力构筑大慈善工作格局,先后涌现出了一批慈善爱心人士,特别是县慈善协会会长高风兰充分发扬“三牛”精神,始终践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先后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全国优秀基层工作者、中国好人、陕西好人、延安道德模范、延川劳动模范等荣誉。延川县坚持先进引领、典型引路,借助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群众喜闻乐见的说书道情等多种渠道宣传典型事迹,特别是扶危济困纪录片——《把你的眼泪擦干》播放后,累计播放量突破3亿次。同时,设立了特殊贡献奖、爱心使者、爱心大使、慈善功勋等慈善荣誉称号,对慈善事业作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通过选树典型、教育引导,激发了群众的慈善意识,逐步推动慈善理念深入人心,全县慈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全县2300余人加入了慈善志愿者队伍,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关注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陕西省延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张宏伟)
责任编辑:csgyb2